第1181章 于伟正再谈用人,焦部长落棋东洪(2/5)
于伟正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几乎是毫无保留地向贾彬传授着自己的执政理念和领导方法。贾彬坐在汽车后座上,直到车子驶出市委大院,心情才渐渐从那种紧绷的状态中舒缓下来。虽然他和于伟正关系亲近,但在书记办公室那种环境下,面对领导如此直白而深刻的交流,精神压力依然很大。“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八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的政治智慧、分寸拿捏和担当精神,实在是沉甸甸的。
回到东投集团办公室,贾彬拿起内部电话,将林雪叫了过来。经过这段时间的共事,两人已经相当熟悉。换做以前,像林雪这样的县公安局普通政工干部,莫说见到县委副书记,就是想见县局领导汇报思想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贾彬对林雪的工作能力和为人是认可的。
林雪进门后,贾彬指了指桌上的《东原日报》说道:“林雪啊,昨天曹河酒厂重组签约的新闻见报了,里面有你起草方案的功劳。”
林雪看到报纸,脸上露出欣喜但克制的笑容:“书记,主要是您指导得好,给了我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以前在县局,别说上《东原日报》,就是想上市局的简报都很难。”
贾彬知道林雪下一步要去市委办综合科,那是直接服务于伟正书记的地方。作为过来人,他想再提点林雪一下。他拿起那份报纸,递给她:“林雪啊,这篇文章整体写得不错,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你再仔细看看,觉得这篇报道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林雪双手接过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东投集团齐永林董事长与几位市领导共同参加签约仪式的合影照片。她又通读了一遍文章内容,仔细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诚恳地说:“书记,我水平有限,实在没看出什么问题,还是请您指点。”
贾彬伸出手,在那张合影照片上点了点:“看看这张照片,能看出什么问题吗?”
林雪凑近又仔细看了一遍,照片上各位领导笑容满面,似乎没什么不妥,她疑惑地看向贾彬。
贾彬笑了笑,说道:“没看出来很正常,审核这篇稿子的同志可能也没注意到。但这篇报道一个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这张照片里领导的站位排序略欠斟酌啊。”
他进一步解释道:“齐永林同志虽然是老领导,现在也是享受副厅级待遇的市政府特别顾问,但从现任职务和党内排名来看,他是明确排在市委常委臧登峰同志和副市长郑红旗同志之后的。按照规矩,这样的合影,居中位置的应该是代表市委市政府出席的臧登峰同志才对。虽然臧市长、郑市长他们可能出于对老领导的尊重谦让了,但报纸登出来,就得讲规矩、讲规范。这个时候,如果你是秘书,该怎么办?”
林雪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贾彬语气平和地说:“正常情况下,秘书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是在拍摄现场或发稿前,委婉地提醒一下相关工作人员或领导本人注意一下站位顺序。当然,我们只是提醒,最终怎么拍、怎么发,决定权在领导那里。但提醒这个动作本身,体现了秘书的职业素养和对规则的把握。一般情况下,有些话领导不好说,你这个秘书啊就又要替领导说出口啊。”
林雪认真地点点头:“贾书记,我明白了。只是这种大场面,我们一般很难有机会接触到。”
贾彬知道,能向市委书记于伟正推荐秘书人选的人肯定不少,于伟正最终倾向于他推荐的人选,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信任。他也清楚,林雪一旦成为书记秘书,其地位和影响力将非同一般,将来很多事情可能还需要通过她来沟通协调。秘书常被私下称为“二号首长”,不是没有道理的。
贾彬说道:“林雪同志啊,你在市委大院啊,像这样的场面会经常遇到。作为秘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事事要想在领导前面,考虑在领导前面,做到眼勤、手勤、脑勤、腿勤。”
继续阅读
林雪却有些现实顾虑:“书记,我现在只是秘书二科的跟班学习人员,借调到期后恐怕还得回去。这次工作组任务结束,我是不是就该回原单位了?”
贾彬点点头:“你对形势判断很准确。市委已经决定,‘三学’办派驻东投集团工作组阶段性的任务已经完成,近期就要撤销了。按正常程序,你确实应该回秘书二科,或者回原单位。但是,”他话锋一转,“现在有更高层面的领导注意到了你,希望调你到身边工作。”
林雪心里一跳,更高层的领导?她能接触到最大的领导就是王瑞凤副市长了,再往上……她有点不敢想。市长张庆合虽然是平安县人,但她从未接触过,至于市委书记于伟正,那更是遥远的存在。
贾彬看林雪不敢往下想,便直接挑明了:“林雪啊,组织上初步考虑,下一步调你到市委办公室综合科工作。”
“市委办综合科?”林雪一时没反应过来,诧异地问,“书记,不是秘书二科吗?”
贾彬肯定地说:“是市委办综合科。于伟正书记到任以来,一直没有配备固定的秘书。这段时间,不少领导啊都在推荐了几个年轻同志到三学办帮忙。于书记在用人方面是出了名的严格,甚至有几分‘洁癖’。你去综合科,简单说,就是纳入市委书记秘书的考察范围了。这个机会非常难得,你心里要有数。”
这个消息对林雪来说一时难以消化。市委办综合科,那是直接服务市委核心领导的地方!她愣了好一会儿,才消化这个信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