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于伟正再谈用人,焦部长落棋东洪(1/5)
在市委书记于伟正的办公室里,贾彬没有想到,市委书记于伟正在对待林雪的问题上是如此的坦诚和直接。
贾彬又说道:“书记,这个同志现在是在市委秘书二科跟班学习。”
于伟正听到是秘书二科,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问道:“秘书二科?是瑞凤同志的那个科?”
贾彬点头说道:“对,秘书二科主要是服务瑞凤市长。林雪同志刚刚到秘书二科报到两天,还没来得及向瑞凤市长正式汇报工作。”
于伟正淡然一笑:“这说明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嘛。瑞凤同志那边就相当于已经替我们把了一道关。这样的同志,我相信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都是过硬的。”他之前确实有些担心于伟正会对平安县出来的干部心存芥蒂。
于伟正似乎看出了贾彬心中残存的些许顾虑,直接说道:“贾彬啊,你不要把我想象成那种搞门户之见、甚至打击报复的领导嘛。我是东原的市委书记,胸襟要是连一个普通干部都容不下,还怎么容得下东原近千万的群众?我之所以点出平安县干部比例过高的问题,绝不是否定平安县干部的成绩和能力,而是从全市干部队伍结构均衡、调动各个县区积极性的全局来考量。这是实实在在需要解决的结构性问题,是讲政治、顾大局。我们做事,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我是抓组织的书记,管干部的干部,第一条就是要心胸开阔,五湖四海嘛。”
贾彬说道:“书记您说的是!”
“整个东原啊,没有任何一个踏实干事、清清白白的干部是我于伟正容不下的。提拔使用一个平安县出身、表现优秀的普通干部做我的秘书,这很正常,重要的是她符合岗位要求,能胜任工作,将来我们能配合默契。除此之外,我个人没有任何其他的附加条件。”
于伟正说完,稍作停顿,目光平和却极具分量地看向贾彬:“怎么,贾彬同志,你还认为我于伟正容不下一个平安县的普通干部吗?”
贾彬连忙说道:“书记,您言重了!是我之前思想不够开阔,对您的胸怀格局理解不够透彻。”
于伟正脸上并无愠色,只是语气更为深沉:“我们党最重要的就是有容人之量,有聚才之智啊。”
贾彬听到这里,心里才豁然开朗,觉得自己先前对领导意图的揣测确实狭隘了。领导着眼的是整个东原干部队伍的“一盘棋”,是要打破可能存在的无形壁垒,激发整体活力,而绝非简单的派系之争或个人好恶。
于伟正调整了一下坐姿,将一份文件递给了贾彬:“这是我近期对东原发展的一些思考,初步提炼成了‘三化三基’的构想。说白了,就是希望通过推动农业机械化、工业规模化、商贸市场化这‘三化’,最终把我们东原建设成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工业基地、以及辐射周边的商贸物流基地。这‘三基’就是我们的目标。”
贾彬接过材料,认真地翻阅起来,越看神色越是专注,不时点头。看完后,他由衷地说道:“书记,没想到您对经济工作,特别是工农业和商贸的协同发展,思考得这么深、这么系统!这个构想站位很高,又紧密结合了我们东原的实际。”
于伟正摆摆手,语气务实:“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抛砖引玉嘛。重点不是听你表扬我,是想听听你这位老组工、笔杆子的意见。你觉得这里面还有什么值得推敲、需要完善的地方?畅所欲言。”
贾彬是组织系统出来的,文字功底深厚,逻辑性极强。他仔细斟酌了一下,说道:“书记,这个构想确实是从全局高度谋划东原未来的好路子。如果非要让我提一点不成熟的建议,我觉得在概念的表述逻辑上,或许还可以更精准一些。”
“哦?具体说说。”于伟正身体微微前倾,显得很感兴趣。
贾彬指着材料说:“书记,您看,‘三基’——三大基地,这应该是我们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结果导向。而‘三化’——机械化、规模化、市场化,这更像是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方法和过程。按照通常的表述习惯,是否将‘三化’放在前面,称之为‘三化三基’,这样逻辑层次更清晰,也更能突出‘以化促基’、‘化基结合’的动态过程和工作着力点?”
于伟正听完,脸上露出颇为满意的神色:“嗯,很好!这个意见非常中肯,切中要害!确实是这样,‘三化’是手段、是过程,‘三基’是目的、是结果。这样一调整,逻辑关系立刻就顺了,也更科学了。这一点是我之前没考虑周全。”
他拿起笔在材料上做了个标记,继续说道:“当然,这目前还只是我个人的一些初步设想。具体怎么落实,最终还是要依靠政府那边去强力推动,充分论证,制定详细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贾彬说道:“市委管大政方针,政府管具体执行!”
“东投集团作为市里最大的国有投资平台,是政府功能之外非常重要的市场抓手和支撑力量啊。我当初派工作组进驻东投,后来又考虑让你去担任党委书记,绝对不是为了去搞什么‘抢班夺权’,而是要确保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能够在东投这样关系全局的企业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确保我们的‘三化三基’战略能够通过东投的市场化运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你要把准这个站位,明白其中的深意。”
继续阅读
接着,于伟正将双手轻轻放在办公桌上,语气变得更加推心置腹:“贾彬啊,这其实涉及到工作中一个很现实的矛盾。干事业、推动工作,当然是用自己熟悉、信任的干部更顺手、更放心。但是,用熟悉的人呢,有时候又难免会被人议论带有私心。这就考验我们了,说到底,就是要努力做到‘事为大公,心有小私’。凡事出于公心,以事业为重,在这个前提下,适当考虑干部的熟悉程度和配合默契,这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嘛。你以后到了东投集团担任党委书记,也要把握好这个度。既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也要善于讲究方法、善于团结。敢于斗争不是一味蛮干、硬碰硬;善于斗争就是要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可以先放一放,迂回一下,积极创造条件;条件成熟了,就要果断推进。而这个创造条件的过程,恰恰是最考验领导干部政治智慧和担当精神的地方。这里面必然会有矛盾,但老人家早就说过,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有矛盾不可怕,恰恰说明工作是在向前推进,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前进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