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欲善火箭事,先利发动机(3/5)
点燃的效果就是,主喷口呼呼冒火,排气筒冒黑烟。
这也就是梅林发动机会漏油的根本性原因。
而之所以采用富燃燃烧,主要是因为完全燃烧温度太高,高达两三千度。
一般材料的涡轮别说扛,能直接被吹化了。
那为啥不换一种材料?
答曰:有,但不适合造涡轮,否则转速上不去。
所以你看,这就是个水多了加面,面多了掺水的循环,最后都是要看怎么找到一个平衡点才好。
虽然开放式循环发动机非常稳定,但火箭这种高端货,还是要追求下极致效率。
如果有办法,把没有完全燃烧的富燃气体接回主燃烧室内,效率是不是就又提高了?
答案自然是可以的,但有个问题。
开放式循环发动机的燃料,主要是煤油。
这玩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结焦颗粒,很容易堵住喷口。
然后就是,轰隆!
秒变大炮仗。
而如果让煤油燃料富氧燃烧,涡轮又扛不住。
大老苏曾经想过办法,用超高耐热合金,硬扛高温,但事实证明效果不咋地。
所以想要改进成封闭式循环,就得换燃料。
继续阅读
于是乎,采用液氢液氧的封闭式循环发动机,应运而生。
NASA大名鼎鼎的RS-25发动机就是这种结构,学名叫“分级燃烧循环液氢液氧发动机”。
早期老米的航天飞机用的就是这种发动机。
RS-25有两个小燃烧室,驱动不同功率的涡轮泵,分别抽取液氢和液氧。
但因为全都采用富燃,工作环境堪忧,涡轮性能几乎被压缩到了极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