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反对革新——俱文珍(2/5)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反叛,攻陷汴州,刘玄佐率军收复汴州,并委任为汴宋节度使。宣武军不断发生兵变,弄得人心惶惶,使朝廷的财政来源也无法保障,唐德宗考虑到宣武军的重要性,便委派俱文珍出任宣武军监军,为应付经常发生的兵变,就自置亲兵千余人。当宣武军节度使刘元佐病重,以其子刘士宁为宣武军兵马使,刘士宁趁机召集诸将作乱,将不信任的大将李湛、伊娄说、张伾等,以不忧军事的罪名,逐出汴州,贬至外县,不久全部杀死。
监军刘贞亮见此情形,与官武军都虞候邓惟恭共同策划,将刘士宁缚住,押送京师长安。不久,刘士宁贬为虔州司马,众推李万荣为节度使。李万荣死,嘱邓惟恭执兵事,以子李乃代为节度使,俱文珍与邓惟恭逐之,唐德宗任命东都留守董晋兼宣武军节度使,局势方定。
董晋病卒,宣武军知留后陆长源想整顿将士散漫之风,因方法不当,轻慢军人,又激起兵变,兵士将陆长源等人杀死。监军俱文珍以宋州刺史刘逸准久为宣武大将,甚得众心,就秘密给他写了封书信,派亲信送到宋州,召他率军进入汴州评判。刘逸准进入汴州后,很快将叛乱平定,刘逸准因平判有功,德宗下诏任命他为宣武军节度使,并赐名全谅。刘逸准上任数日而亡,朝廷应俱文珍和宣武军将士的请求,又任命智勇兼备的将领韩弘为宣武军节度使,他上任不久,对宣武军进行一次大的整顿,杀掉一批乱军的凶卒,宣武军内部才没有发生大的乱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