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反对革新——俱文珍(1/5)
俱文珍,本名刘贞亮,汝州汝阳人,唐朝宦官。忠直坚强,颇识义理,曾任宣武军监军。成为宦官首领,笼络握有兵权的宦官,唐顺宗即位后,翰林学士王叔文领导永贞革新,触及宦官势力。俱文珍联合守旧大臣和宦官,胁迫唐顺宗内禅于太子,放逐革新派集团,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唐顺宗忧虑而死,革新失败。唐宪宗即位,拜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擅杀东川节度使李康,同神策军护军中尉不合,激发宦官众怒,渐失皇帝恩宠,自愿离宫,因病而死,赠开府仪同三司。
俱文珍,因冒认了养他的宦官为父,所以后来改名刘贞亮,其性情忠直坚强,也颇识义理。
安史之乱后,随之而来的是藩镇割据局而的形成,宣武军统治的汴州,位于汴河之上,控制着南北漕运。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财政来源主要依靠江南,因此汴河成了唐王朝财政一条重要生命线,由于汴州的特殊地理关系,唐王朝在汴州先后设置有河南节度使、汴州防御使、宣武军节度使,并驻有重兵。这样,既可以保护汴河漕运、又可以监视东方其他藩镇的动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