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五十九章 汉武帝——刘彻(3/5)

目录

开疆拓土的用兵对象,首先在南方,刘彻两次出兵闽越,都不战而胜。这令刘彻颇有成就感,坚定了他征伐四方的意志,派严助向反对出兵的淮南王刘安,传达自己的意思,强调“汉为天下宗,操杀生之柄,以制海内之命,危者望安,乱者卬治”,即汉朝是天下万国的宗主,具有征伐四方、扶危平乱的使命,其对外用兵的合法性也在于此。

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灭胡”,即消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派张骞出使西域,试图与迁徙到西域的匈奴世仇大月氏,结成军事同盟。但张骞在途中被匈奴扣押,逃脱后亦未能说服大月氏联合汉朝,因此与大月氏结盟“灭胡”的计划没有实现。

匈奴派人来汉朝要求和亲,朝中分为大行令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经过一番争论,刘彻采纳了主和派的主张,准备再对匈奴韬光养晦一段时间。王恢向刘彻提出了马邑之谋,试图利诱匈奴军臣单于入境,在马邑谷中设伏灭之,刘彻批准,但该计划因行动不周而没有成功,王恢下狱自杀。此后,匈奴断绝了与汉朝的和亲,更加频繁地入侵汉朝边塞。

在这种情况下,主父偃、严安等刘彻近臣,提议恢复与匈奴和亲,以换取国家的稳定,但刘彻并未对匈奴让步,而是果断提拔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卫青等将领连年出塞,大破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建筑朔方城,使汉朝在对匈斗争中逐渐居于主动地位。

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右地,开拓河西走廊,浑邪王部四万余人降汉,其后陆续设置四郡(酒泉、张掖、武威、敦煌),隔绝了羌人和匈奴的往来,控制了前往西域的道路。

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发动“度幕”作战,深入漠北,大破匈奴,从此匈奴远遁,“幕南无王庭”。但汉朝也付出了相当的损失,再加上霍去病在入塞两年后去世,此后“久不北击胡”,对匈奴的攻势告一段落。

对匈奴的战事告一段落后,刘彻又剑指其他方向,继续开疆拓土,派安国少季、终军等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赵兴内附。但南越丞相吕嘉不愿归汉,杀死南越王赵兴及其母汉女樛氏,安国少季、终军等汉使亦遇害。刘彻遂派路博德、杨仆等发兵消灭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将今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中北部地区并入版图。

此后几年,又陆续平定西羌、卫氏朝鲜、东越、西南夷等政权或民族,将今青海东部、朝鲜半岛北部、云贵高原等地并入版图。

汾阴出土宝鼎,被认为是祥瑞之兆,刘彻命令讨论封禅事宜,并在三年后完成封禅泰山的盛典,改元元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人偶们的舞台剧 诸天金钱 生活随想随思记 奇陵异墓 长生从斩妖除魔开始 姝色娇宠 东宫禁宠 我的命运改变器 退婚当天,三崽带我闪婚千亿隐富 宝可梦:我也有神奇宝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