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节 破而后立(1)(1/5)

目录

“陛下……”廷尉赵禹领着七八位持书御史来到刘彻面前,持芴而拜:“臣等恭问陛下圣安……”

“朕躬安!”刘彻微微一笑,吩咐左右:“为廷尉及诸卿赐座!”

于是,赵禹与他的持书御史们旋即被人请到两侧坐下,又有宦官送来茶水点心甚至美酒。? ?八一中?文? =≤≈.

“朕今日请廷尉及诸卿来此,乃是想请廷尉与诸卿,为朕讲解一下,国朝鼎立以来,‘公室告’与‘非公室告’之别,以及诸律之变迁、故事……”刘彻微笑着说道:“还请廷尉先为朕一述‘公室告’者何?”

“启奏陛下:臣愚以为,公室告者,公也!”赵禹立刻起身拜道:“如萧相国初定《九章律》既曰:贼杀伤、盗它人,公室告!”

刘彻自然是很清楚此事的脉络的。

事实上,作为皇帝,他想不清楚都有些困难。

因为法律,从来都是利益集团相互斗争的最有利武器。

在通常情况下,决定了国家体制和统治方式的,都是法律。

而在现在,儒家和法家、黄老派,围绕汉律,起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但作为皇帝,有些时候需要适当的装傻,譬如此时,刘彻就装作自己根本没有听说过这其中的纷争的模样。

所以,刘彻笑着道:“原来如此……那么,请诸卿为朕讲一讲这汉律之中的‘公室告’与‘非公室告’的变迁和故事吧……”

“诺!”赵禹与诸位持书御史纷纷拜道。

“陛下,臣曼受命为陛下讲解历代以来律令之变迁……”一个不苟言笑的中年官员拜道。

“此,故廷尉左监王远子……”汲黯轻声介绍道。

刘彻点点头,王远,他知道,那是三朝元老,先后给安国候王陵和北平文候张苍当过幕僚,后来经张苍举荐,担任了张释之的助手,业务能力很出色,属于典型的太宗朝官员。

在先帝即位前,这位老臣就已经致仕了。

而他的三个儿子,则都分别担任了汉家廷尉系统的官员。

甚至,长子王峥还曾经参与了审判和清算吴国境内的附逆贵族官员的案子,由此积功,迁为会稽郡郡守。

至于眼前此人,刘彻也有所耳闻。

据说,他还是太学的讲师,在太学的学子里也算颇有微名——至少,他是少数几个可以跟胡毋生、董仲舒坐而论道,而不会怯场的年轻人。

殿中,王曼却是已经拿起了一张竹简开始了讲解。

在汉室已经全力开始推广白纸应用的今天,能出现在此的竹简,自然都是古董,都是历史的见证,甚至,某些竹简还是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亲笔所书的珍贵资料。

譬如,萧何所作之九章律,叔孙通所献的《傍章》,刘邦、吕后亲笔批示的奏疏、律法。

此刻,王曼手里拿的,就是这样的竹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就是天道 我们是冠军 绿茵峥嵘 禁区之雄 冠军传奇 冠军教父 冠军之心 冠军之光 我弟子明明超强却以德服人 我,一笑就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