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四十章枪杆子里的“宝物”(4/5)
当然,这也算不上是一个秘诀,华夏的历代王朝都在努力维系这一点,至于大宋,一个本就是依靠“枪杆子”夺取政权的王朝,怎么会放松警惕?
赵祯从神卫军的手中再次接过火枪,看着下面做工精细的弹匣,赵祯有些发蒙,这是全新的改装,火枪拥有了弹仓,最大的亮点便在于使用拥有足够弹性的金属在底下做支撑,子弹压进入之后便能做到拉动枪栓的时候抛出弹壳再次填充。
赵祯看着手中厚重的实木火枪有些发蒙,这样的步枪几乎已经和二战时的步枪差不多,即便是枪带都已经装好,不光方便携带,还能起到稳定作用。
看着被打磨发亮的枪栓,赵祯迅速的抽拉枪栓,一颗颗橙黄色的子弹迅速跳出,五发的弹仓不大不小。
栓动火枪在解决了气密性的问题后将会相当的精准,螺旋形的膛线几乎把大宋的火枪变成后世的步枪。
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亦或是精准度,赵祯手中的最新火枪几乎已经堪比后世的步枪,只不过在弹药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后世的弹药已经到达了化学装药的极限,而赵祯手中的发射药却还是稍稍高于黑火药的火棉,当然赵祯也是看好了他的无烟性质,这也是他能在这个时代找到的最好发射药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