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态度问题(3/5)
许望秋知道在今后二十年,友好是中日关系的主流,中国也确实需要东瀛的资金和技术。而在2000年之后,竞争才是中日的主流。等到中国各方面都碾压东瀛的时候,友好肯定又会成为中日的主流。
到哪个坡唱哪个歌,现在友好是中日关系的主流,而且自己的电影又需要东瀛市场,肯定要高举中日友好的大旗了。嘴里喊着友好,但同时对东瀛保持警惕才是正确做法。
许望秋一脸崇敬地看着佐藤纯弥,“由衷”地道:“佐藤先生说得太对了,只有坦然面对过去,才能放下历史包袱走向未来。有佐藤先生,德间先生这样的人在,我相信友好一定会是中日关系的主流的。”他笑了笑道:“我们还是继续讨论剧本吧,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大野靖子开口道:“我很喜欢《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围棋题材在历来电影创作中是没有接触过的,很新鲜,如果好好修改,能够拍成非常好的电影。不过我有两个地方不是很满意,一个是况易山被描写得理想化了;另外一个对东瀛描写不够,显得比较薄弱。”
许望秋点头道:“这两个问题我也感觉到了,尤其是第二个问题比较严重,我对东瀛了解实在有限,这就需要你们帮助了。”
佐藤纯弥直接道:“除了大野女生提到的问题,我觉得对电影的叙事角度和结构应该作一些调整。我认为整个故事以况易山在战后到东瀛寻找阿明为线索,将主要情节进行穿插。电影的叙事应该采用全知全能的角度,如果限定在况易山和松波两个的视角,就没办法呈现战争对东瀛人民带的伤害。我们拍这部电影应该告诉人们,军/囯/主义发动战争,不光带给了中国人民灾难,也带给东瀛人民灾难。这样东瀛人民才会唾弃军/囯/主义分子,唾弃战争。”
许望秋听完佐藤纯弥的构思,心想这种叙事模式不就是原版《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的模式嘛,这不是我想要的模式和风格,我想要的是《钢琴师》那样写实风格的电影,就道:“采用全知全能的零聚焦叙事缺乏临场感,观众像是在看一段故事;而我想要的是让观众走进这段历史,让观众真正体会到人物的悲欢离合。我想要的是写实性,通过况易山和松波两个人的视角来描绘那段历史,而全知全能的叙事会抹杀这种写实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