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5)
“其他医生也是这么说的,甄医生,想不到你的医术这么高明,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侥幸而已,算不得什么的,明天白天我要上班,晚上再给阿姨针灸一次看看,任何治疗到了后面的阶段,可能不会出现今天年这样的明显效果了。”甄斐必须给潘丽咏打一个预防针,他指的是潘阿姨的病患处消肿的症状。
不一会儿,潘丽咏就端来一碗米饭和两样咸菜,甄斐对潘丽咏说道:“女人真是神奇啊,一转手就能变出一道菜来。”
“你喜欢吃的话,我天天给你做。”潘丽咏的心里很是高兴,对甄斐能治好妈妈的病非常崇拜。
至于阴阳针的效果是不是很好,能不能把患者彻底治愈。甄斐的心中完全没底。他的医术全部是按照书本上学习的,如果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带着他,在关键的时候指导一下,甄斐就不会这样吃力了,现在一切需要摸索着做。
整个晚上,甄斐一直在翻阅阴阳师留给他的那些书籍,居然没有找到治疗肠癌的药方,但是书中却提到了中药配伍的问题,写这本书的作者对药理的研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其中一段话引起了甄斐的重视:“凡是药物,有迹可循,明药理者,疗顽疾,定生死,气血虚寒、阴阳调和,皆是医术。”下面是一个关于药物如何配伍的总纲,至少有十万字左右。甄斐非常重视这个总纲,尽管这本书的作者不重视单个药方,对于药理配伍的总纲却做了大篇幅的详细说明。
看到这段话之后,甄斐明白了,阴阳师给他的书不是没有药方,而是著述者不屑于使用药方,每一个病人得病的时间、环境不同,体质更不一样,每一个人需要用到的药量和药性也不一样。
同样是内风湿的疾病,不同的病人也许用到的中药差别很大,这就是中药的神奇之处,中医,医者占据最重要的地步,这也是中医流传几千年,却很少生产成品药的主要原因。
中医的成品药,有的病人吃了有奇效,有的人吃了一点用没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常表现为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数病相兼,故单用一药是难以兼顾各方的。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
因此需要医生对症下药,而不是一张药方治疗整个群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