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儒医(2/5)
在西方,也是这个调调,准确来说,是西欧国王召集农民组成的军队,拿着火枪干掉了骑士。用冷兵器战斗,需要更多的体力,更多训练时间,更好的防御装备,脱产的骑士与不脱产、半脱产的民兵,杀伤力、防御力相差很大。随着火药的普及、进化,需要的体力、训练时间减少了,钢铁制成的盔甲,在进化的火药武器面前,防御力逐步下降这就导致了脱产骑士的杀伤力、防御力没有使用冷兵器那么悬殊民兵可以用数量压倒骑士的质量。
所有问题的核心在于,秘境人到底可以养活多少脱产人口。
这里指的是,不必终日劳作,而是吃了就修行,修行完就休息的精英。
以每人每天0.8斤口粮算(一顿三两饭不到,对于普通人正常,对于职业士兵这个数值偏低),每人每年就算0.8x365292300斤。
在没有农药化肥、没有优良品种选育的前工业化农耕时代,(西欧中世纪普遍)小麦亩产百斤左右,(明代普遍)麦粟或水稻亩产三百斤左右。1平方千米等于1500亩,也就是说按明朝的农耕水准每亩养活1人,每平方千米养活1500人。
于是就能极其简略地假设出如下情景:某国领土1平方千米(好寒酸)。如果每人只能照顾一亩地,那么所有人都只能是刚好喂饱自己,供养不了脱产的士兵;如果每人有能力管理两亩地(而土地只有1500亩),
那么就能省出750人当兵。如果每人有能力管理五亩地,ell,只需要300农民就能供养一只1200人的大军。但是,人口上限只能是1500,不能再多,多了也会因为粮食不足,导致人口死回这个数。在实现粮食亩产量革命(比如发明了四圃轮作、发现了超级沃土、引进了红薯玉米土豆)之前,统治者能做的只能是压榨农民的人均管理耕地量,从而决定1500人里分出多少人种地、多少人卫国。而且这个极简模型并没有考虑除农民和士兵以外的包括但不限于统治阶级、贵族/地主、祭司/僧侣、官吏、手工业者/工人、服务业者、文书、商人等其他脱产职业。
没有考虑不利地形、水灾、旱灾、蝗害等减产因素,以及六畜等口粮消耗大户。假设的是所有人口都是青壮年男性,没有算上女性、小孩、老人……金字塔形自然分布的人口结构中,取青壮年男性占总人口四分之一的数据应还比较合理,这样再在“每人五亩地”的条件下,实际上每1500人能拉出300人常驻,合1000万人口里200万兵,显然这已经是一顿极限操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