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1章 凉州风(2/5)
天子一声轻叹,欲言又止。他重新考量了一番刘晔的计划,也觉得有点被动了。就像荀彧所说,有五州为家底,即使遭受一些挫折,孙策最多也是伤元气,却不至于一蹶不振。将成功寄希望于孙策的犯错并不稳妥,如果孙策不犯错,或者他万一赌赢了呢?到时候再谈判,孙策真未必理他。
“令君,难道放弃这样的机会,立刻答应孙策封王吗?”
“那倒不至于。陛下可以一步步来,捡那些不甚紧要的先做,封王还是封公则可以稍后再说。比如孙坚的交州牧,袁绍的罪名,这些事都可以先办了。长公主的婚约,也可以先答应下来,慢慢操作,如此,孙策知道陛下的诚意,也能理解封王的难处。若他被封王诱惑,跨海攻击,则陛下可坐观其变,胜则封王,兑现承诺,若是战败,谅他自己也无颜再提。”
天子琢磨了一番,赞道:“果然还是令君老谋,全无遗漏。凡事若能兼听二位令君所言,可无大过。”
荀彧随即又建议天子召开一次朝会,聚集众臣讨论相关的题目。正月即将结束,召开一次朝会,也是宣布朝廷正式开始办事。凉州不断传来消息,接受联姻的世家、部落越来越多,很快就会有人进入关中。凉州人还好说,毕竟都是汉人,羌胡部落容易引起非议,事先要统一意见,以免发生不愉快的事。凉州世家大量入朝,关东籍的老臣受到威胁,他们的态度也许会有所松动,这时候宣布袁绍的罪状比较合适。
天子一一听取,又召刘晔来商议。考虑到这件事关系重大,荀彧又提议调皇甫嵩回长安,主持关中军务,并主持比武大会。司空赵温滞留南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荀彧举荐凉州从事杨阜为司空掾,代理司空府的日常事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