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李义府(2/5)
李义府在明知时机不当的情况下,强行催促他出海。
结果,船队在途中遇风沉没,死伤严重。
朝廷派监察御史袁异式审讯。
结案后,李义府对李治说“不斩刘仁轨,无法向百姓谢罪。”
舍人源直心则替刘仁轨辩白“海风暴起,这不是凭借人力所能预料的。”
李治于是只将刘仁轨免职,以白衣身份随军。
到百济后,李义府又秘令刘仁愿寻机将刘仁轨除掉。
但是刘仁愿没听李义府的。
这之后,李义府将刘仁愿也恨上了。
苏大为想起这一切,心中警惕之心大起。
李义府这人,睚眦必报。
须得小心提防。
介绍了殿内几位重臣,李治却并没有提起李思文。
也不知是知道李思文和苏大为认识,还是李思文的官职不如那几位。
李思文目前已经升为兵部侍郎,也属于重臣。
但和殿上这四位一比,那就差得远了。
苏大为也是暗自称奇,李治让自己过来,但却召了几位宰相一起议事,自己这身份,在这几人面前,似乎也不太好开口,只有旁听的份。
正想着,座上的李治向他看过来“苏大为,你且在一旁旁听,如果有需要,朕在找你问话。”
“是。”
苏大为应了一声,心里暗想,李治让自己过来旁听,是何目地。
他的眼角余光扫了一眼李思文。
四十余岁的短髯官吏,站在紫宸殿上,看着大唐皇帝与几位宰相议事,眼观鼻,鼻观心,显得非常沉得住气。
苏大为只扫了一下,便收回目光,学着李思文的样子站在一旁。
耳朵却是支愣起来,听着李治与许敬宗他们都谈些什么。
听了半天,大致是说何人可以任用,何人需要罢免。
另外又谈到何处需要赈灾,何处发生了疫病,需要朝廷调拨医生及草药。
隐隐又听到了关于养马之事。
苏大为记得尉迟宝琳曾说过,太宗朝时,鼓励民间养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