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零三章 成为下次军事科技革命的起点(2/5)
他看向吴浩,眼中带着期许:“年轻人,保持这份锐气。记住,好的工具不仅要精准,更要懂得服务于人——让科研人员从繁琐的流程中解放出来,才能把更多智慧用在真正的创新上。”
吴浩站起身,微微颔首致意,掌心在裤缝边轻轻蹭了蹭——方才讲解时渗出的细汗还没干透。阳光透过落地窗落在他肩头,把深灰色衬衫的纹路照得格外清晰。
“各位领导、专家的肯定,比盛夏的凉风还让人清醒。”他的声音比刚才介绍时沉了几分,带着真切的动容,“周院士说‘工具要服务于人’,这话我们记在心里了。其实刚建靶场时,团队里有过争论:是追求数据精度的极致,还是先解决科研人员‘跑断腿’的痛点?最后我们选了后者——毕竟再精密的设备,若让研究员花三天排队等测试,那就是摆设。”
他抬手指向屏幕上靶场的数字孪生模型,指尖在虚拟靶标上轻轻一点:“就像您刚才关注的AI方案生成系统,最初就是一位老工程师提的建议。他说‘我年轻时算弹道参数要翻三天手册,现在的年轻人该把时间花在琢磨新材料上’。所以这套系统的第一版,就是按他的经验数据训练的——技术迭代快,但老一辈科研人的‘务实’,是我们最该继承的。”
转向张副总时,他语气更显恳切:“您说的‘融合’,我们不敢当,但确实在往这个方向使劲。比如那套抗穿深的石墨烯装甲,最初是为无人机减重研发的,后来军工单位提了需求,我们才发现它在装甲上的潜力。军民技术就像两条河,在这片戈壁滩汇到了一起,反而比单流更有力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