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形变能力设想,那不成变形金刚了?((2/5)
这年轻人的技术开发能力实在过于强悍,他说能搞定的技术痛点,目前就没有搞不定的,关键解决技术问题的效率还贼快。
……
随着本次测试结束,李风庭跟陆安在基地里的一个会议室沟通进一步的事宜。
“陆安同志,军部内最近也在探讨打造纯机械化混编部队的可能性,你开发的武装机器人的火力虽然相较于传统步兵有了成倍提升,但仍处于轻火力范畴。”
“军方的设想是,能不能开发一种具备重火力输出的机械作战单位,也能像武装机器人那样远程控制,让战士在大后方操作。”
“最好还是具备全地形能力,跟武装机器人混编构成纯机械化作战兵团。”
李上校这话,字里行间都在表达对火力不足的焦虑。
显然,看着陆安团队取得如此超预期的进展,军方也更加敢想了,最近就在不断研讨打造纯机械化混合作战兵团的构想和可能性。
李风庭补充道:“此外,还需要一种专长型机械单位,它的定位是后勤医疗,发挥战场医疗兵的作用,当然‘医疗’对象是武装机器人,对战场上那些机体结构受损减员的战斗机器人进行快速检修、快速更换受损部件。”
既然都要打造纯机械化混编作战兵团了,前线就不能有人类战士,全都实现机械化。
那么医疗机器人也得有,这样前线“受伤”的战斗机器人失去战斗力时,在更换受损部件、快速修好后,立马就能原地复活再次加入战斗序列。
这就是人类战士所不能比拟的优势了,人类战士受伤了,很难继续战斗。
轻伤都得十天半个月痊愈,重伤的话就只能送到大后方。
但是机器人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战斗过程中受损部件一换,直接就能原地爬起来再战。
有了专长型的医疗机器兵加入到前线,就意味着机械兵团具备实时战场回收能力,进而转化为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比如一个武装战斗机器人被重火力轰了个稀碎,彻底不能修复,确认这个武装机器人报废后,正好后勤补给还没到或者用完了,专长型医疗机器兵可以现场拆解那些未被彻底损毁的部件进行回收,其它武装机器人对应受损部件就可以直接更换使用。
这也是武装机械独有的战场优势,当两个武装机器人,一个彻底报废,另一个只是部分组件损毁,正好报废的那个机器人身上有个部件没有损毁,拆下来换到另一个机器人身上,那么这个机器人就能继续战斗。
如果是两个人类战士,一个阵亡,另一个重伤失去了一条胳膊一条腿,那可就没法用另一个阵亡的战士身上的胳膊腿给他接上。
也就是说,机器人遇到这种情况还能确保其中一个机器人继续战斗,能保留50的战力,而两个人类战士出现这种情况就损失全部100战力。
陆安听到李风庭的设想,想了想沉声说道:“要打造这样一支多兵种的混编机械化兵团,难度不小重,研发工作量也大,我需要好好构思一下,不过技术面的可行性应该是没问题的,就是没那么快。”
听到陆安说具备可行性,李风庭精神大振。
陆安微笑道:“其实我很早就在考虑,让武装机器人具备机体结构的形变能力,就跟变形金刚一样。”
“比如在战场需要快速支援时,跑肯定是没轮子快。要是具备结构变形能力,人形机器人切换成全地形机车模式,时速飙到一两百公里,不论是战场突防还是支援,都能带来巨大的增益效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