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莽撞了(2/5)
你李大相公同样也是天下闻名,为世人所敬仰,并且这些个名将、宿将当中的许多人可以说是你李大相公的麾下、部曲,再不济也是平起平坐的,你李大相公至于如此的低声下气吗?
诸人心中皆是万般不解。
“在李经略面前,老夫不敢称‘太尉’二字。”刘仲武善谋,不像小刘太尉刘法那样,上阵厮杀是无比勇猛,性子也极为刚烈,但却是不善于阿谀逢迎,经常性的与上官顶撞,年逾六旬仍是如此。
“李经略年少有为,声名远播,秦州、秦凤路交给李经略,老夫也放心了。”刘仲武随后呵呵笑道。
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李三坚如此的谦逊有礼,对刘仲武执立有加,刘仲武也没有必要与其如仇寇般的。
刘仲武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自己的儿孙考虑的。
刘仲武共有三子,长子平庸,二子年十八岁,三只尚幼,此刻刘仲武致仕,正是刘氏家门青黄不接之时。
其实刘仲武对于朝廷诏令李三坚接任秦凤路经略安抚司、秦州知州一事,是极为不以为然,是万般不理解朝廷为何使一名“乳臭未干”之人前来驻守边关?
边关可不比内地州府,就算是一名平庸无能的官员,也是能够安安稳稳的呆上几年,然后迁官走人。而秦州如此极边之地,稍有差池,必将会令西贼趁虚而入,若是秦州、秦凤路有失,将会影响全局,是一发而动全身。
而李三坚虽曾为福建路经略安抚使、福州知州,也曾经掌一路之军、政事,但福建路岂能与秦凤路相提并论?极边之地,战事频繁,警报频传,至于福建路的匪患,与秦凤路的边事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不可同日而语。
“呵呵,刘太尉谬赞也!”李三坚闻言笑道:“李某毕竟年轻,毕竟未历边事,今后还需仰仗诸位前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