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名声初显(2/5)
杨士奇微微欠身,毕恭毕敬地拜道:
“陛下圣明烛照,山东接连遭受灾劫,此刻正值灾后重建的关键节点。陛下此前已然降旨免除受灾地区的赋税,如今又以农具相援,助农复产,此等举措定能解百姓于倒悬,缓燃眉之急。”
朱棣微微点头,见众人并无异议,遂轻声说道:
“既如此,胡广,你稍后便精心起草诏书,将此事速速落实。”
言罢,朱棣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继而话锋一转,问道:
“户王钦此前揭发历城侯盛庸罪状,都御使陈瑛今又弹劾盛庸心存怨恨,图谋不轨,诸位爱卿以为该当如何处置此事?”
当下众臣多系归附朱棣的建文旧臣,面对盛庸这等敏感之事,一时间皆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表态,议事堂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而尴尬。
良久,金忠挺身而出,拜倒在地,奏道:
“陛下,此前盛庸已然辞去官职,如今仅余爵位在身。陈瑛所奏虽暂无确凿实据,然其言辞凿凿,亦不可全然忽视。陛下不妨暂且先夺盛庸爵位,令其闭门思过,以观后效。”
朱棣见其余众人皆缄默不语,未作表态,只得微微点头,旋即切入今日的核心议题:
“此前山东蝗灾,世子遣王珏前往救灾,其所提驱蝗灭蝗之法诸位中的大多数想必已经看过。如今灾情已过,陈寿上奏称王珏之法效果显着,请求朝廷对其予以封赏,世子亦上书请论王珏靖难之功,与救灾之功一并行赏。诸卿以为,该如何对这王珏进行封赏,方为恰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