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9章 归墟迷途(-54)(1/5)
触手上的黑眼眨了眨,淡黑的雾气突然从瞳孔里飘出来,像细密的蛛网,缠向最前面的陆寻。他挥剑去斩,剑光却穿过雾气,连一道痕迹都没留下——雾气刚碰到他的眉心,陆寻的动作突然顿住,剑垂在身侧,眼神变得空洞,像是看见了什么遥远的景象。
“陆寻!”小海生大喊着要冲过去,却被苏先生拉住。老人指着陆寻的眼睛,里面映着一片熟悉的景象:青石板铺的小巷,巷口挂着“陆记铁匠铺”的木牌,一个穿着灰布褂子的男人正挥着锤子打铁,火星溅在地上,烫出小小的黑印。“是幻觉!”苏先生的声音发颤,“墟蛰的黑眼能照出人心底最念的东西,把人困在里面!”
话音刚落,又有几道黑雾飘向渔民。一个抱着旧渔网的老渔民突然笑起来,伸手去抓空中的虚影,嘴里念叨着“阿秀,我给你补好渔网了”——那是他失踪三十年的妻子;另一个年轻渔民蹲在地上,双手在虚空中摸索,像是在捡什么,眼眶通红:“我的船桨……刚打的船桨怎么碎了……”
潘大叔的女儿突然抓住小海生的手腕,她的指尖冰凉,却带着一股韧劲:“我没看见幻觉。”小海生转头看她,女孩的眼睛亮得惊人,脖子上的贝壳串正发出极淡的蓝光,“贝壳在发烫,好像在挡那些雾。”她把贝壳串举到面前,蓝光突然变亮,周围飘来的黑雾碰到蓝光,瞬间就散成了灰。
“是归乡的念想!”苏先生突然反应过来,抓起那半张残页,借着舟眼的金光仔细看,“残页上写着‘墟蛰,凭念为食,惧归乡之暖’!你们看,那些陷入幻觉的人,都是在抓‘失去的东西’,而小丫头的念想是‘爹已经回家’,是‘得到的安稳’,所以黑雾困不住她!”
小海生立刻对着陷入幻觉的人喊:“别抓那些过去的!想想家里的人!老叔,你孙子还在码头等你教他撒网!阿力,你娘煮的鱼粥还在灶上温着!”他的声音穿过黑雾,老渔民的动作顿了顿,眼睛里的小巷虚影开始模糊;年轻渔民也抬起头,虚空中的船桨碎片慢慢消失。
可墟蛰们像是察觉到了威胁,无数根触手突然缠在一起,形成一只巨大的黑手,朝着小海生拍过来。触手上的黑眼同时亮起,黑雾像潮水般涌来,这次的雾气更浓,里面竟映出了望潮港的样子——码头被黑气笼罩,渔船翻在水里,渔民们的尸体飘在海面上,潘大叔的女儿倒在祭海坛上,竹篓散在一边,贝壳滚得满地都是。
“是假的!”小海生心里一紧,却强迫自己冷静。他想起潘大叔最后护着他的样子,想起渔民们举着祭灯挡鬼潮的样子,这些都不是幻觉里的绝望,而是实实在在的温暖。他举起舟眼,将金光对准黑雾里的望潮港虚影:“这不是我们的望潮港!我们的港有灯,有鱼粥,有等着我们回家的人!”
舟眼的金光里突然飘出无数道细小的光点,都是之前被它收纳过的归乡魂息。这些光点钻进黑雾,虚影里的黑气开始消散,露出真实的望潮港景象——码头的渔灯亮着,老太太坐在草屋前缝渔网,几个小孩在晒鱼架旁追闹,一切都好好的。
陷入幻觉的人纷纷清醒过来,老渔民抹了把眼泪,握紧手里的旧渔网:“对,我孙子还等着我!”年轻渔民也站起来,捡起地上的船桨——那是他自己带来的旧物,不是幻觉里的碎片。陆寻晃了晃脑袋,剑上的五彩光重新亮起:“刚才看到我师父了,他在等我回去,可我知道,得先守住这里,才能真正回去。”
墟蛰的黑手拍空了,触手们开始疯狂扭动,像是在愤怒。其中一根触手突然缠住了潘大叔的女儿,黑眼贴近她的脸,试图再次释放黑雾。女孩却不慌,从竹篓里掏出一枚贝壳,猛地按在黑眼上。贝壳的蓝光瞬间暴涨,黑眼发出“滋滋”的声响,竟慢慢碎裂,触手也像被烫到般,瞬间缩回,掉在地上化成了黑灰。
“它的眼睛是弱点!”小海生大喊,“用贝壳的光,用旧物的光,打它的黑眼!”渔民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举起贝壳串,有的把旧渔帽扣在触手上,有的用破渔网缠住触手,让黑眼暴露出来。陆寻挥剑砍向一根触手上的黑眼,剑光带着五彩光,瞬间就将黑眼劈碎,触手也跟着化成了灰。
可墟蛰太多了,它们从黑暗里源源不断地涌出来,触手像森林般挡住去路。苏先生靠在岩壁上,快速翻着古籍残页,突然指着上面一个模糊的图案:“看!这是‘归墟灯塔’的样子!残页上说,灯塔在真墟门旁边,能发出‘引航光’,能驱散所有墟蛰!”
“灯塔在哪?”小海生四处张望,溶洞底部的黑暗太深,除了蠕动的墟蛰,什么都看不见。就在这时,水里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呜呜”声,鲛人带着灵脉鱼群游了进来!鱼群的淡绿光在黑暗里格外显眼,它们围绕着鲛人,慢慢往黑暗深处游,像是在引路。
“跟着鱼群!”小海生立刻跟上,众人也纷纷跟上鱼群的光。墟蛰的触手追过来,却被灵脉鱼群的光挡住,一碰到绿光就化成了灰。游了大概半柱香的时间,前方突然亮起来——不是鱼群的绿光,也不是舟眼的金光,而是一种温暖的橙光,从黑暗里透出来,像极了望潮港的渔灯光。
继续阅读
靠近后才发现,那是一座用白骨砌成的灯塔,塔身刻满了渔纹,和潮母佩上的图案一模一样。塔顶的灯座里没有灯油,只有一团淡橙的光,正缓缓跳动着,像是有生命。苏先生走过去,摸了摸塔身的白骨,突然惊呼:“这些不是沉海者的骨,是‘守港骨’!是古代守护望潮港的渔民的遗骨,他们自愿留在这里,建了这座灯塔!”
潘大叔的女儿走到灯座前,伸出手,轻轻碰了碰那团橙光。光团突然亮起来,顺着她的手,爬到了她的竹篓上。竹篓里的贝壳瞬间都亮了起来,发出和橙光一样的温暖光芒。“它在认我们。”女孩笑着说,把竹篓举到灯座上,“我们是望潮港的人,是来守港的。”
光团突然从竹篓里飘出来,升到灯塔顶部,瞬间爆发出耀眼的橙光。这道光比之前任何一次的光都要暖,像阳光照在海面上,瞬间铺满了整个溶洞底部。墟蛰们碰到橙光,纷纷发出凄厉的尖叫,身体快速融化,化成了黑灰,连那些躲在黑暗里的墟蛰,也被光逼了出来,很快就消散殆尽。
橙光里慢慢浮现出一道虚影,是个穿着古代渔服的男人,手里举着一盏渔灯,对着众人微微点头,像是在感谢。“是守港人的魂息。”苏先生对着虚影拜了拜,“他们一直在等能接过灯塔的人,等能守住望潮港的人。”
虚影慢慢消散,灯塔的塔身开始发光,渔纹里渗出淡金的光,顺着地面蔓延,在灯塔后面画出一道门的形状——是真墟门!门是用青石板砌成的,上面刻着两个巨大的字:“归墟”,字的周围缠着无数道淡蓝的光,像是在守护着什么。
众人走到真墟门前,门没有锁,却推不开,像是有一道无形的屏障挡住了。小海生举起舟眼,金光照在门上,淡蓝的光突然动起来,围绕着舟眼旋转,像是在确认什么。淡蓝光点从他手里飘出来,落在门上,和淡蓝光融合在一起。
门突然发出一阵“轰隆”的声响,慢慢打开了。门后不是黑暗,而是一片明亮的海域,海水是淡蓝色的,里面飘着无数道透明的魂息,有的在唱歌,有的在撒网,有的坐在礁石上钓鱼,像是在过着寻常的渔日。最远处有一座小岛,岛上有座小小的渔村,渔灯亮着,炊烟袅袅,和望潮港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