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刘德然论孙文台,荀文若问陶恭祖(1/5)
第四百九十二章 刘德然论孙文台,荀文若问陶恭祖
“何况孙文台与我主本为友盟,当年共抗董卓之时,彼此肝胆相照,情谊深厚。前番孙文台与袁术在庐江一战,两方损兵折将,此仇此恨,早已深植于心。袁公路此人,骄横跋扈,目中无人,依其脾性,早晚必向孙文台发难。孙文台岂能不知?对袁术之忌恨,早已非寻常嫌隙可比。”
“诸葛孔明此行,正是基于此势。孙文台与袁术之间的嫌隙,早已无法调和。袁术僭越帝号,天下共诛之,孙文台身为汉臣,岂能坐视不理?更何况,袁术若得势,必先取扬州以稳固后方,孙文台岂能不知其中利害?诸葛孔明此行,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先生,孙文台与我主合兵,乃是双赢之举。袁术若灭,孙文台不仅可报前仇,扬州之外便再无忧患。届时,扬州便是孙文台掌中之物。而曹公亦可借此机会,彻底铲除袁术,稳固豫州。如此一举多得之事,孙文台有何理由不响应我主?”
“先生,天下大势,合则强,分则弱。袁术僭越,已是众矢之的。孙文台与我主合兵,不过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之举。诸葛孔明此行,实乃板上钉钉之事。孙文台若不响应,反倒令人费解了。”
“使君所言,确有道理。若诸葛孔明此行,能促成孙文台与玄德公合兵,南北夹击,袁术必难抵挡。”
“先生明鉴。我主与曹公、孙文台皆为汉室臣子,共讨逆贼,乃义不容辞。袁术僭越,已是自取灭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