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盟友与内忧(1/5)
张宇带领大清走向强盛,使东亚联盟的国家彼此靠近,逐步形成了以大清为核心的合作框架。然而,伴随国家实力的增长,内部潜藏的问题逐渐显现。部分朝臣因为急功近利的心态与保守观念,反对改革的声音不断出现,而地方诸侯权力的滋长也为后续统治埋下隐患。
宫廷内部的分歧
张宇的变革思维受到了部分保守势力的反对。他们认为,大清虽然在张宇的统治下逐步崛起,但这种快速的革新和对西方技术的广泛借鉴,已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秩序,使得儒家伦理受到冲击,甚至担忧引发士人阶层的动荡。
张宇深知,要想长久推进改革,就必须逐步化解内部的保守势力。于是他召集内阁大臣与多位儒家学者,试图通过以儒治国与现代化融合的方式安抚士人阶层。他在宫中设立了一个特殊的“新儒院”,用以重新定义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使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能够并存,共同推动国家发展。
在一次与内阁的会议中,张宇特意强调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君子不器,为天下兴盛者,不必拘于一时之制。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技术,但精神上却需更加坚定地秉持仁爱,持之以恒,才是强国之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