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啤酒厂问题(2/5)
一般此类工作调研,都是提前通知,召开座谈会,哪些人参加,说什么,厂里都提前定好了,不一定能听到真话、掌握实情。
但这次,程枢和李恨水在召开座谈会后,又点名部分职工,在厂接待室一对一谈话,这样更容易掌握第一手情况。
参与谈话的职工,部分是对着在岗职工花名册,随机点名。还有一部分人,是经常上访,或者带头上访的。
这些人,按照张志德的说法,是厂里“刺儿头”。
第一个被找来谈话的,是“刺儿头”汪富贵。
汪富贵五十岁出头,头发却已花白,他个子不高,身材壮实,说话中气十足。
汪富贵进接待室时,只见到程枢和李恨水,厂里领导一个都不在。
这是程枢的要求。
程枢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说:“汪师傅,这次找您谈话,不让厂领导参加,就是想听听您最真实的想法。您放心,我们会对谈话内容严格保密。”
李恨水也在一旁鼓舞汪富贵:“汪师傅,程书记很亲民,很接地气,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希望你放下顾虑,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汪富贵说:“我这个人,一贯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我才没有什么顾虑呢。但是,领导们都喜欢听假话、听恭维话,不愿意听实话、听刺耳话。有的人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我被抓了好几回,给我戴了顶寻衅滋事的帽子,我寻衅滋事啥呢?又没有挖他们家祖坟!我只不过是代表职工说真话,反映实情罢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