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9章 充分利用(1/5)
当下面的工程负责人,看着信号塔神速的长高,一颗心也是难以控制的激动了起来。
“厉害!太厉害了,没想到孙科长居然是天生神力,干活儿还这么有技巧。”
“总工,我们这些人该干什么呀?”
“快,把那些钢架都移动到基座上,还有先去固定水泥锚桩,把待会要用的钢缆准备好。”
“是”
“还有你们也准备一下,等会上去把咱们的人替换下来,有孙科长在,我们今天就连夜抢进度了。”
“连夜,那位孙科长能挺得住吗?”
“不知道,能挺多久算多久,通知后勤把饭菜送到这里来,还有去安排照明……”
这位负责人还是很称职的,并且判断的也是十分准确。
因为在干了一个小时后,杨锋就再次提高的效率,他开始一节一节不停的把钢架扯上去,好似搭积木一般的全部套起来。
每一层的12个大螺丝,暂时先装上三个,起到固定作用就好,然后所有人就继续往上爬,去安装下一节。
至于未安装的大螺丝,全部都交给二线、三线的工人去干,以此来充分发挥杨锋的起重机作用。
这下子好了,效率是翻倍再翻倍,一个小时之内杨锋就带着工人们干了50米,他倒是没什么反应,只是把工人们累的头晕眼花。
但这也难不住杨锋和总工,立刻就把第二批人员派上去,至于杨锋自己已经在固定100米高度的钢缆了。
很快,整个工地是灯火通明,几十名工人挂在信号塔上,叮叮当当的声音是不绝于耳,为了给大家提供充足的照明,除了大量的灯光之外,总工甚至还使用了照明弹。
短短时间内,信号塔的第三层钢缆已经固定好了,可杨锋仍在不知疲倦的拉扯、吊装。
至于下面的总工,那更是兴奋的不得了,他甚至有一种预感;今天晚上信号塔搞不好就可以竣工。
五个小时后,总工的预感应验了!
600多米的信号塔完成了,在一层一层的钢缆拉扯下是坚固无比,所有工人都是疲惫欲死又热血沸腾。
可杨锋却在大家的掌声中简单的挥了挥手,要求总工必须进行三遍严格检查后,立刻就匆匆的离开了工地,半天来的第一顿饭都是在车子上面吃的。
没办法!
杨锋的时间太宝贵了。
说不定什么时候日本上岛的登陆战就会打响,要不然就是国军那边的军事行动,抽空过来的杨锋恨不得一个人掰开八瓣来使唤。
这个早上杨锋赶到了贡山,也就是三大崇拜的施工地点。
当杨锋看到恢弘的大教堂已经初见雏形,对面的礼拜寺也开始封顶,顿时嘴角就不受控制的翘了起来。
居然把这三个冤家凑到一块,杨锋这脑洞也是的确无人可及。
尽管是有20公里范围内,可这些都是巨型建筑物,彼此都能够看到对方,如果是一边人的观念,只怕早晚会闹出乱子来。
可杨锋偏偏就这么干了,他就是要用最强硬的手腕,把这些都控制在公署的手中,不给任何人可乘之机。
只是相比于大教堂和礼拜寺,位于山上的舞空寺进程就拖拉了许多,毕竟工人要在贡山山顶施工,所有建筑材料都要慢慢的运上去,光这个工夫就老大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一旦舞空寺建成,天然就压了山下一头。
想象一下,一座位于山腰的三进佛寺,巨大的铜钟一响,声音悠悠然的散开,肯定也是最叫人心生向往的。
脑海中一边转动这个念头,杨锋一边就坐车来到大教堂跟前。
这座哥特式的大教堂,整体呈现凝重的黑色,外墙、立柱、尖顶、钟楼等等位置都充满了各式各样的雕塑,尽管说现在还没就位,可杨锋清楚设计图,一旦最后完工那就绝对不比西方任何一座教堂逊色。
什么圣母院、什么米兰大教堂、什么圣保罗大教堂,哪怕是教宗住的地方都得往后排。
尽管这里没有数百年、十几代人的接力建造,但是杨锋却在工程上毫不吝啬的使用了不少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资金方面也是咬着后槽牙一再提高。
首先是巨大的钢结构框架,然后是砖墙,最后才是外部粘贴的厚实石材。
大教堂的数百扇窗户全部都是彩色玻璃,未来在屋顶、墙壁上还会画满壁画,哪怕是附带的那些小型建筑物,一样都没有敷衍。
看着数千日军战俘、本地人在这里闷头工作,到处都是叮叮当当敲打石头的声音,杨锋也就慢慢的从正面绕到了大教堂的侧面。
谁知这里居然有一群德国人也在忙乎,他们有的在雕刻石像、有的在画图、有的在搅拌水泥,一个个都忙得满头大汗,神态却十分的专注和虔诚。
见状杨锋在随身空间里面一掏,拿出一箱椰子汽水就笑呵呵的凑了过去,一开口就是纯正的德语。
“先生们,休息一下吧,补充一点水分。”
“你会说德语?”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德国人,我还曾经在日耳曼尼亚留学两年。”
“那你是新来的工作人员?”
“不不不,我只是路过,来看看这间漂亮的教堂……”
杨锋很快就赢得了这群人的信任,接下来大家坐到一起,一边享用汽水一边闲聊,杨锋可就获得了大量的信息。
这批德国人都是来万岛的工人,今天本来是他们休息的日子,不过一群虔诚的信徒,他们又怎么会拒绝亲手建造一座精美又宏伟的教堂,于是就跑来作奉献来了。
实际上像这样的德国人还有很多,差不多八成的德国工人都回来做些什么,这也是教堂进度如此之快的根本原因。
接着在交谈中,杨锋又问了问他们的待遇、他们的工作,他们对万岛这个国家的看法,得到的反馈还是令杨锋比较满意的。
肯到万里之外的万岛来,还肯用工作来换取粮食援助、商业产品,足以证明这些工人的道德水平都很高,况且万岛开出的薪水并不低,这样子总比在家乡无所事事强得多。
至于他们在万岛的工作和生活,除了孤独和语言不通,实在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最低限度他们不会饿肚子,还能吃到香肠和冰激凌一类的好东西。
最后对于万岛的看法,欧洲人特有的傲慢还是显露了出来,他们也承认万岛的工业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发达,可他们还是普遍认为,万岛也顶多是亚洲中的优等生,是不可能挑战西方地位的。
就目前来说,做到这个地步就差不多了,再好再优秀就容易引起德国人的警觉,甚至是破坏双方之间的合作。
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强大,是不可能凭少量先进设备的,这需要无数的人才和长久的努力,并且在工业、技术、经济上都实现积累与持续的发展。
现在这些工人认为万岛不如德国,回去就会宣扬这种看法,这反而是帮杨锋争取了时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