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查勘寻访踪迹现(五)(2/5)
晒盐的产量确实比之煎盐要多,但是晒盐对于天气的要求要高的多,不确定的东西太多,生产十分依赖天气状况,所谓入滩之卤必历晒而始成,将成之盐一遇雨而即化,一旦遭遇天候不好,就会影响食盐的产量,这对于朝廷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毕竟人不管天晴下雨,都是要吃盐的,总不能因为天气不好就不吃盐吧。
方钝说道:“陛下,臣以为不能全部以晒改煎,否则万一天候不好,难道就任百姓淡食吗?长芦等处地势卑下,为众水汇归之所,北由神京,西通诸淀,南接运河,皆会流于津而入海。但海口之消纳与他处稍异,每年白露以前,或遇 河水涨发、浑流急奔之时,海潮壅遏,不受河流,以致狂波怒啮,危如累卵,万一冲毁盐田,如之奈何?”
这个问题确实是嘉靖和臣子们担心的,对于朝廷来说,稳定是最重要的,虽然看起来改煎为晒产量会大幅度提升,但是风险也大幅度提升了,这对于朝廷来说是不能接受的。这样的风险太大,朝廷宁可放弃可能带来的收益,也不可能去这么冒险的。
严嵩也说道:“陛下,全部改为晒盐,未免有些过于行险了,但是原本的四场晒盐和三场半晒半煎这可以改为晒盐,剩下的仍旧煎盐。”
晒盐的丰厚收入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朝廷更重要的稳定,必须能够为朝廷稳定的提供食盐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晒盐对于朝廷来说,投资更大,这个也是朝廷不愿推广晒盐的原因之一。而且修筑盐滩不仅需投入大量设备和工本维护,而且维修成本高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