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诏下事起风波骤(三)(3/5)
当时母已病重,吴璋割股和药,母病稍有间断。康王即赐金币于吴璋,促其负母出宫。至旅舍三日,母即去世。吴璋遗母骨归,潜置舟中。行至江,遇大风,舟将覆,舟工搜得其母骸骨,投于江。吴璋跃入江中,抱母骸骨,浮于水。同舟者感而救之,其母骸骨遂得归故土。吴璋葬母骸骨于先祖之墓,旦夕展拜,凄动路人,时值正统十二年。
吴璋寻亲廿载,千里迎母,负骨归葬,堪为孝子的典范。英宗皇帝亲笔题词:寻亲廿载,迎母令终。负骨归葬,曰全孝翁。
难怪不得吴家能够迅速发家,靠着英宗皇帝的庇佑和吴家后人的苦读,吴家现在可是苏州大族。
有这样的家世,吴家与东南各家之间,互相联姻,在官场已经是盘根错节了。吴洪后任南京刑部尚书,忤刘瑾,致仕归。平时喜作诗赋,曾与礼部尚书吴原博等四人结“五同会”,即同时、同乡、同朝、同志、同道,诗酒唱和,过从甚密。
吴洪的儿子吴山官至刑部尚书,以论翊国公郭勋事触怒世宗皇帝,免官归里。吴岩官至四川布政司右参政、督粮储,卒于任。吴昆,即吴昌时曾祖,官至严州知府,吴家三代以来,已经在官场上积攒了足够的人脉和能量,能够发动南京的言官们弹劾朱载坖也不稀奇。
现在朱载坖就坐等周如斗到来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