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南中(2/5)
哪里有什么南蛮之王,他们不过就是一群各个松散的联盟罢了,而孟获只是因为比较能打,再加上为人比较仁义,所以在南蛮大部分的部落之中都比较仁义罢了。
而现在这个在南蛮之中颇为仁义的部落之主,却是只能看着面前的建宁(益州)郡城不断的留着口水,他们需要粮食,需要过冬的物资,他们没有生产粮食的土地,也不会干那种东西。
他们缺少粮食,他们缺少茶饼驱除炭烧野兽的油腻,他们缺少盐巴,他们甚至还缺少过冬的衣服和烈酒!
这些东西他们自己做不出来,之前孟获还能够从雍闿的手中拿到这些东西,但是最近雍闿的手中都不多了,没有办法的他,最终还是被雍闿说动了,直接带着大军走出了南荒之地,来到了建宁(益州)郡城。
“尔等汉人,我等不想与你等为敌,速速交出尔等粮食,盐巴,衣物.....对,还有烈酒,谢谢!”
孟获不但血脉里有部分汉人血统,说的汉话也很果决,而且十分的...尴尬。
他孟获完全就是来这里抢劫的,但是这个家伙此时却是在那里对建宁城中的人高声道谢,似乎真的是来拿东西就走的。
不过他的感谢没有换来建宁(益州)郡的开门,更没有换来任何一句好话,换来的反而是一阵箭雨袭来。
“南蛮狗贼,尔等快来受死!”城墙上一个年轻将军,此时正在指着下面的南蛮大军怒喝不止,颇有一种少年英气的感觉。
而他也的确配得上这个称呼,因为他叫李球,乃是庲降都督,交州刺史李恢的侄子,此时正在建宁老家读书,也算是陪在他伯父的身边,好生学习学问。
此时李恢驻扎在南中牂牁郡平夷县,而他这个侄子则是在这建宁(益州)郡的俞元城之中,除了读书习武之外,还有就是在建宁(益州)郡帮助郡守,各种处理事物,也算是提前实习了。
毕竟按照李恢和诸葛亮的关系,再加上现在李恢在这里的威望和势力,李球这个被他颇为重视的孩子,自然是不会失去好处的。
建宁郡的这些官吏乃至郡守,更是愿意和这个大官子弟好生交往,不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能够和李恢扯上什么关系,毕竟这南中第一人,暗地里说的各有各的人选。
但是管面上的第一人,众所周知知,就是李恢这个蜀汉昭烈皇帝亲自任命的庲降都督,授予节符,领交州刺史。
而且这个人,就是南中建宁本地之人,另外他还是一个很传奇的人,毕竟从南中走出来的人之中,也就是他一个走到了蜀汉上方的人物。
李恢是建宁(益州)郡俞元县人,他能够进入仕途之中还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姑父,李恢的姑父爨习是建宁郡(益州郡)建伶县的县令,所以也一路找了关系,让这个侄子去建宁郡本乡之中当了一个督邮。
但是在建宁郡当督邮当的挺好的,但是俗话说的好,成是那个啥,败也是那个啥。
李恢的姑父爨习被人抓到了违法乱纪,李恢也受牵连而被免官,为了这件事,李恢的姑父以及他身后的家族不断的去请求太守董和,希望能够让自己的侄子不要被这件事所牵连。
毕竟这件事说是因为自己在建伶县当县令的时候违法乱纪了,其实到底是因为,大家都是清楚的。
当时的益州郡太守,也就是建宁郡太守,(建宁郡前称益州郡,蜀汉建兴三年后才改为建宁郡)董和考虑到爨习是当地的豪强大姓,于是没有答应免去李恢的官职。
不过董和也不是一个实诚人,在董和已经有些名气之后,他也是直接将这个自己看重的年轻人推荐了出去。
建安十八年,董和推荐李恢到州府任职,想让他也去侍奉州郡,最后若是能够运气好一些的话,日后董和还想让他去成都,若是能够得到刘璋的青眼,也算是能够出人头地有望了。
只不过董和的想法非常好,但是李恢在路上的时候听闻到刘备从葭萌南向进攻刘璋的消息。
当李恢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他坚定的认为刘璋必定失败,而刘备必定会成功,于是假称自己是益州郡的使者,北上去拜见刘备,这一下子他不单单是自己投靠了,顺带还将董和给坑进去了。
当他的这个理由传出去之后,他的长官董和自己都没想明白自己是什么时候投靠刘备的,面对成都派来责难的人,无奈之下只能将这个家伙一刀斩了,真的投靠了刘玄德。
李恢最后是在绵竹见到了刘备,而刘备非常赞赏李恢的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知道了前因后果之后,那更是非常的开心起来,于是让李恢留在军中一起进攻雒城,也算是看一看李恢的本事如何。
建安十九年夏天,刘备军终于还是攻破了雒城,然后好事成双的情况下,刘玄德还收到了马孟起的一个消息,马孟起请求投降了。
这个时候马孟起远在汉中,这并不是一个多么好的活计,另外最重要的是,这个消息尚且不知道真假呢,若是去了汉中,无论是马超是假的或者是因为张鲁想要卡住马超,这都是十分危险的。
但是李恢却是认为这个事情可以做,所以胆子颇大的李恢再次请命,希望刘玄德能够派遣自己前去汉中一趟,将马超这个想要投降的家伙带回到刘玄德的面前。
李恢没有让人失望,对于向来桀骜不驯的马超,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马孟起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不单单成功的让马孟起真心实意投降了刘玄德,更是让他成功的带着大军从汉中之地走出来了。
要知道当初的马孟起可不是后世某本书上说的,带着大军在外,杀了使者就能跑,张鲁那是对马超防范的十分严谨,另外对于西川那也是各种防备的。
这一路上李恢也算得上是千辛万苦了,这才找到了马超,说服了马超,并且带着马超和他麾下的大军直接出发来到了西川,越过了阳平关,一路打到了成都去。
当马孟起率领他麾下那些本应该援助西川的西凉铁骑出现在成都外面的时候,城中震怖,不久后刘璋出降。刘备取得益州,自领益州牧,任命李恢为益州功曹书佐、主簿。
不过正所谓人红是非多,李恢在刚刚有了些许起色之后,他就再次出现了问题,西川大变,很多人都只能无奈逃往,其中就有人首告李恢有谋反的事情。
不过正好赶上心情极为不错的刘玄德对这件事那是一丁点都不信的,直接为他清洗了污蔑之言,并升迁李恢为益州别驾从事。
到这里,李恢算是真正的踏入了蜀汉刘玄德的政治圈子之中,也算是作为一个南中人,出人头地了。
章武元年,刘玄德正是登基称帝了,然后在这个情况下,一直跟随着刘玄德,劳苦功高的第一任庲降都督邓方去世了,在这种情况下,刘玄德再次想到了他身边的李恢,并且朝着他问道,何人可以代替庲降都督邓方的地位。
恢对曰:“人之才能,各有长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则臣下尽情,是以先零之役,赵充国日‘莫若老臣’。臣窃不自量,惟陛下察之”。
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这么一句话,“既然你信我,那你就信任到底,知道啥叫毛遂自荐不,现在哥们就是在毛遂自荐!”
所以被李恢这个小套路弄得哈哈大笑的刘玄德,干脆就让李恢代替了邓方,成为了蜀汉第二任的庲降都督,同时授予他了符节,给了他南中的生杀大权,顺带还让他遥领交州刺史。
这种和江东对着干的事情,也就是刘玄德念念不忘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刘玄德才总是想着和江东打上一架,这也难怪人家交州的士家一听说雍闿和西川不对付了,立刻就忽悠着雍闿投降江东,还捎带着给了他一个蜀汉永昌郡的郡守。
这就是根源了,两方人马相互恶心罢了。
不过李恢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并且没有照本宣科,萧规曹随。
第一任庲降都督邓方是驻扎在朱提郡南昌县,靠着自己那轻财果敢,颇有威严,从而让南中士人还有南蛮之人敬服他的。
而李恢作为第二任的庲降都督,他非但将驻扎地方改成了牂牁郡平夷县,而且重心也更换了。
李恢的能耐是审时度势,同时还能摆明刑罚等等,这是另外一种很是厉害的能力了,因为李恢的出现,让雍闿这个建宁郡的豪强找到了逆流而上的机会。
而且另外两个人却是没有被李恢给压制住,自从李恢驻扎在了牂牁郡平夷县之后,豪强高定在越巂郡肆意妄为,豪族雍闿在益州郡飞扬跋扈,牂柯郡郡丞朱褒也在牂柯郡造反作乱。
凭借着道理来将,李恢算得上是失败了,或许是因为在邓方麾下的时候,这群南中的南蛮和士人都太过于疲懒了,所以来到了以心机和刑罚主掌南中的李恢麾下,他们就都受不了了。
不过好在当初高定和牂柯郡郡丞朱褒在第一任庲降都督邓方的时候也是出过不少乱子的,所以这才让李恢没有收到责罚。
如今南中乱成了一锅粥,益州太守又是个没有注意的,李恢远在牂牁郡平夷县和当地的叛军打的你来我往,谁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够抽出手来。
这种情况下,益州郡的大战,还真的就只能交给李恢这个刚刚学有所成的侄子了,至于李恢的儿子李遗则是远在成都,只能看着自己的父亲和表弟在南中生活在危险之中。
孟获听到了城墙上李球的辱骂之后,并没有怒火冲天,自己作为一个南蛮之人,在南中的汉人心中有多么的不受待见,别人不知道,他们自己难不成还不知道么?
“冲上去!”孟获也是言简意赅,直接就是大军冲锋,同时还低声和下面的人吩咐道,“小心着点,莫要伤着上面的贵公子,千万要小心!”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