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汉末独行

第二百五十二章 再结盟(三)(2/5)

目录

可是当时刘玄德带着大军在汉中和曹军鏖战,根本就来不及回兵,而去荆州的战事也起来了,江东趁着刘玄德和曹氏打仗,对于荆南还有南郡更是频频骚扰不休,让刘玄德颇为头痛。

此时犍为太守李严根本就没有去找刘玄德要援兵的打算,而是直接在本郡召集了五千兵马,并且只率本郡士兵五千人前往讨伐贼寇,然后在资中县一战斩杀马秦、高胜等人,没有了首领,其余人都四散逃命,回家为民。

平定了资中县的贼寇之后,还没有满足,他还顺带将这一代的各路山贼匪患都清缴了一番,让资中县一代变得清明了起来。

不过,盗贼马秦、高胜等人不过就是盗贼罢了,在这个并不算真正平静的西川之地,最为让人头痛的还是那些蛮人的首领,比如西川南疆之地的蛮人,而且并不是只有南疆之地才有蛮人。

在李严平定了盗贼马秦和高胜等人的叛乱之后不就,越巂郡夷帅高定率军围攻新道县,这按理来说并不算是李严的范围了,不过他仍然没有丝毫的犹豫。

直接带着麾下的大军就前去平定叛乱了。

高定乃是越巂郡夷帅,无论是能力还是兵力,都远非马秦和高胜这种贼寇所能比拟的,在李严的奋力反击之下,他们也不过就只是被击退了而已,不过能够保住新道县,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因为这件事,远在汉中的刘玄德直接给他加封为辅汉将军一职,并且仍然让他继续担任犍为太守,算得上是第一次的重用了。

《三国志》:建安十八年,署严为护军,拒先主于绵竹。严率众降先主,先主拜严裨将军。成都既定,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

《三国志》: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于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产。枝党星散,悉复民籍。又越囗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

得到了辅汉将军位置的李严,已经算是进入了刘玄德的眼中,并且可以算得上是前途不菲,但是作为辅汉将军的李严却是慢慢的有些变得越来越过分了。

在为官和作为太守的这方面能力上,他是没有一丁点的问题的,甚至可以说他做的比绝大部分的人都要好。

李严在犍为太守上,表现出其优秀治政能力,不单单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甚至还大兴土木,把郡城整修一新,最后很多人都评价李严的作为乃是“吏民悦之”,“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

而且作者专门查了一下地方志和其他的资料,据《水经注》记载,李严在健为任郡守期间, 还重新修筑了蒲江大堰。

蒲江大堰又叫“六水门”枢纽工程,它的作用就是能连接江的两岸,在东汉末期到三国末期,当年的都江堰、六水门等大型水利工程都严重失修,对西川的民生影响非常的大。

而李严在上任之后,重新整治水利工程,对当时的生产建设是有功绩的,并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甚至在之后的南宋工部侍郎,李心传认为 “眉州通济堰,建安间创始”,还将这份儿功劳记在了李严当时的盛举上。

在这方面,不管他是做样子还是真的就能做到这般,都可以说他的政治能力很强,相当的强,便是在中原曹氏,能够和他相比的也并不算是多的。

可是同样的,在政治上几乎满分的李严,当时在人品上,却是差劲儿到了一定的地步,也有可能是,有才能的人都很桀骜不驯的原因。

李严性情孤傲,难以与人相处,而且和甘宁一样,非常的喜欢享受生活,在任期间,便开始了大盖房舍满足一己之私,当然了,作为一个有大功的将军,又是一个有打工的太守,享受一番也并不是不行。

但是李严还曾经因迁移郡治官邸一事与持反对态度的郡功曹杨洪争执,逼得杨洪一气之下主动辞职引退。

而且这件事很多人并不认为郡功曹杨洪是错的,因为李严想要迁徙郡治官邸,单纯就是因为那个官邸并不是很舒服,他想要更加豪华,更加舒服的地方办公和居住。

另外在这里必须提上一句这个郡功曹杨洪并不是什么简单的小吏,他虽然不是什么西川的名士,但是他有着稳定益州的功劳,后期更是深得刘禅和诸葛亮的信任,有勇有谋,乃是一个被埋没的神人,这个后期再说。

再说回李严,在李严继续将他自己的犍为弄得有声有色....或者说官场上的乱七八糟之后,刘玄德也回到了成都,并且还将他委以重任,将他放到了江州,成为了第一任的江州都督,防备东吴。

可是在李严都督江州后,他依旧没有改变他桀骜不驯的性子,他再次因为一丁点的小事与他自己的属下牙门将王冲发生了摩擦,而且这次仍然闹得很大。

鉴于李严的这个桀骜不驯并且记仇的这个名声已经流传在外, 所以他的属下,牙门将王冲在和李严闹僵之后,压根就没有给李严再对他进行二次压迫或者诬陷的机会,直接投降了大魏。

而且李严自视甚高,在刘玄德已经决定了征伐东吴的时候,作为护军的辅匡等大将,在年龄与地位上都与李严差不多,但是李严却从来都不愿主动与他们来往,似乎和这群人来往会玷污了他的名声一样。

不对,不是似乎,应该就是会玷污了他的名声,因为李严曾经当众说过这群家伙都是碌碌无为之辈,不值得自己认识,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有李严都督江州,可是刘玄德仍然要将赵云任命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再次镇守江州,就是因为这个李严的人缘实在是差的够呛。

截止到这里,对于李严李正方来说,也就是桀骜不驯,和谁都不对眼,再加上有些过分的贪图享受,所以刘玄德将他留下来作为托孤大臣的话却也没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接下来成为了蜀汉尚书令,托孤大臣的李严,却是越来越会玩了,这一点尤其展现在赵云这个老将死去之后,所以作者一直觉得,传说中诸葛亮被刘玄德敲打,让赵云威胁,更应该是李严被敲打,被赵云盯着更合理一些。

刘玄德在自己临死之前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并且李严在蜀汉建兴元年,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蜀汉建兴四年,当时诸葛亮已经带着大军出现在汉中了,并且随时准备发兵伐魏,为了能够保证这次的胜利,所以诸葛亮想要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毕竟这个时候能够有这种资历和让刘禅等人放心的也就是他一个人了,当然,这样也能够让诸葛亮看着他。

但李严应该是看出来了诸葛亮的想法,虽然没有明着拒绝,却是想尽办法推脱不去,而且不单单如此,他还直接对诸葛亮提出了要求,想要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对于这件事,诸葛亮没有答应。

并且在这件事之前,其实李严还有一件事流传了出来,那就是他曾经想要劝说诸葛亮,告诉诸葛亮他应该受九锡,还怂恿诸葛亮进爵称王,不过这些事情被诸葛亮加以驳斥,也正因为如此,两个人慢慢的变得貌合神离了起来。

李严的同乡尚书令陈震出使东吴前,自然还是要路过江州的,自然也就一定会见到当初的江州都督李严李正方,但是对于这个同乡,陈震的感情和感觉却是不好。

他在给诸葛亮的信帛之中,对于李严的评价乃是,李正方腹中有鳞甲!

说白了,在陈震的眼中,李严心术不正,可能会制造事端,不过以内当时诸葛亮并没有能力一个人独立支撑整个朝堂,再加上赵云也仍然还好端端的活着,他也不能,也不敢对李严做什么。

只是回复到,“大[新 .xxe.]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告诉陈震他还是可以忍辱负重,和李严一起相依为命,共同执掌大事的,虽然作者觉得诸葛亮说这句话的时候就真的是在装犊子了。

建兴八年,此时赵云终于死了,李正方也终于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认了,他开始正大光明的和诸葛亮谈条件了。

曹魏大司马曹真准备三路进逼汉中,当时蜀汉朝廷,其实也就是诸葛亮本人,觉得应该为加强汉中防务,所以便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军,同时也将他赶紧从江州调出来,再不出来,江州姓刘还是姓李这都说不准了。

可是李严也特别的会玩,在他看来赵云死了,就凭一个诸葛亮恐怕在军事上不能和他相提并论,而且因为不满被调离江州,在私下传言说司马懿等已经设置了官署职位来诱降他。

诸葛亮也不傻,自然是知到他的意思,于是上表刘禅,请求迁李严为骠骑将军,再次让他接管西川势力的军事大权,而且还上奏表,让其子李丰接替督主江州防务,继续将江州之地送到李家的手中。

直到这个是,李严这才愿意北上汉中,而且最后诸葛亮还任命李严以中都护署丞相府事务,甚至可以说一时间李严的势力,不单单是他自己的地盘了,很大一部分还接手了诸葛亮的势力,成为了蜀汉第一权臣!

同时李严改名为李平,这一个平,平的到底是谁,恐怕当初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三国志》:章武二年,先主征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严与孟达书曰:“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亮亦与达书曰:“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正方性也。”其见贵重如此。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为后事。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

所以就这么一个玩意,如果诸葛亮不杀了他已经很不错了,就算后面那个粮草的事情有些怪异,不过此时的李严都已经是这幅德行了,不将他弄下去,还等着李严杀人放火不成,这种玩意还能留着过年么?)

言归正传......

刘玄德看着面前恭恭敬敬的李严,最后还是摆摆手让他出去了。

等到李严离开之后,赵云也要躬身离开了,不过这个时候刘玄德叫住了他。

“子龙,你说朕死之后,他们两个人会如何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无敌小民工 最强大神主系统 神秘武将抽奖系统 学渣的黑科技生活 至尊女婿全本免费阅读 特种兵之血色獠牙 神凰胄女 魔能科技世界 最佳上门女婿 盾之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