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曹丕的目标(2/5)
建安十七年,曹操正式称公,建立魏国,张既和崔琰还有毛玠等人共同担任魏公国尚书,后来更是直接成为了大汉的雍州刺史。
然后此时他再次出现了为将的才能,当年夏侯渊刚刚来到西凉,还算不上什么天下名将,更不是虎步关右,这时候夏侯渊碰到了身为雍州刺史的张既,然后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互相配合!
张既和夏侯渊先是平定了宋建之乱,将这个敢自称为河首平汉王,还敢设置百官的家伙给连根拔了,这可以说的上是第一次正是征战。
然后他再次跟随夏侯渊平定了陇右之地,收服了临洮、狄道两郡,然后迁徙那些氐人入大汉的郡县为民,安定百姓的民生,让本想着再次作乱的马超看着空荡荡的荒野发呆。
因为张既的存在,西凉的百姓才能在躲在多奈的西凉坚持这么久的时间,若非如此,恐怕西凉早就成了真正的不毛之地!
再加上魏国刚刚建立,河北之地因为战乱变得有些荒芜,曹操不知道听从了谁的建议,想要从西凉迁徙百姓填充到河北这个地方而来,但是这条政令在西凉引发了轩然大波,,陇西、天水、南安三个郡县的百姓风闻此事之后,顿时无比的慌乱,纵然西凉之地荒凉,民风彪悍不是什么良善之地,河北富庶,也靠近大魏公国,可以说轮环境来说,西凉拍马也赶不及!
但是百姓多恋家,让他们全都背井离乡的去往他地再次从新开始,先不说前途茫然无光,就是最悲惨的这路上,又该死去多少冤魂?
在那些登高者的眼中,迁徙民众入河北,那不过就是一句轻飘飘的话语罢了, 一道命令,下面的务必要将他完成了。
但是下面百姓的死活,那是没有人会在乎的,所以每一次所谓的迁徙都不亚于一场屠杀,这一路上的奔波,能活着到达目的地的人,恐怕不会多于六成,其中老弱病残更是会死伤殆尽!
所以当这个消息传到西凉的时候,最有可能成为迁徙目标的,陇西、天水、南安三郡百姓,第一时间不是别的,就是逃跑,并且引发了一场很大的骚乱,将西凉这三个还说得过去的郡县给折腾的不轻!
最终还是张既再次出手了,张即让陇西、天水、南安三郡内的所有将校和官吏全都发布命令,免除陇西、天水、南安三郡民众的税捐,让他们整治屋宅,筑水碓,显示出绝对没有迁徙陇右郡民的意思,直到这样,他们的民心才安稳了下来。
同时也让曹操彻底的打消了这个想法。
从那之后,汉中之战,曹休当初在下辩斩杀吴兰也可以说这其中有张既的功劳,因此两人的关系也是极好的,当然,至于下辩之战的主将,曹洪将军,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一个打酱油的!
张既这些年,无论是在三辅,还是在西凉乃至雍州,甚至最后出现在汉中战场上,他干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忽悠那些氐人迁徙,然后往三辅迁徙,往天水等郡县迁徙,往西凉迁徙。
能靠嘴带走的,全都带走,靠嘴不能说服无法带走的,那就将他们的粮食都带走,然后用他们的粮食诱惑他们从大山里跑出来,然后再放进三辅之地,好好的做一个普通的百姓。
托他的福气,这些年西凉和三辅能够这么快速的恢复元气,支持魏国和大汉如此折腾,张既可以算得上是功不可没。
他为人和善,做事说话总是面带微笑,但是所有见过他的人都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身子,十分的严肃,纵然张既说话十分的客气,语气也十分的温和,依旧会让人不由的紧张起来,或许这就是他的魅力。
如果说西凉张,是大汉老一辈的精英,是那个遍地神仙妖孽时代的漏网之鱼,那么这个关中杜,就是大魏和曹丕未来的希望了。
关中杜说的是京兆人杜家,乃是大汉有名的世家!
杜家不同于其他的世家大族,其祖是先汉时期最出名的几位西汉御史大夫之一杜延年!之后杜家一直属于没落,中间更是差点断了档!
所幸杜家的家教相当不错,直到这一代杜家终于出来了一位大才,杜畿!
杜畿岁数说起来比张既还要大一些,同样是在雍凉之地起家出名的,但是他真正步入传奇还是因为当年荀彧的一件趣事。
杜畿在原官职的位置上和长官不和,一怒之下干脆辞官不做跑到了中原,想要搏一个前途,所以他来到了中原,并且出现在了许都。
并且和许都当时有名的名士,侍中耿纪交谈甚欢,两个人互为知己,经常一聊天就聊到很晚,然后干脆就聊一个通宵。
当初杜畿可能抱着让耿纪帮扶自己一把的心思,想要让他给自己举荐,但是他不幸的是没有打听清楚,耿纪其他的都很好,就是和当权者曹操关系不好,所以耿纪没有帮他,但是杜畿并不怨恨,因为他们真的是朋友。
杜畿的嗓门特别大,尤其到了晚上,他的谈论声音大的街坊四邻都能够听到,虽然实在是非常的扰民,但是侍中的街坊,那也不会真的就是什么平头百姓,所以他的大嗓门将耿纪的邻居吵醒了,他的谈论言语,还将那个邻居吸引了。
杜畿不幸的是他找到的这个朋友是一个清谈名士,在朝中一样郁郁不得志,但是他幸运的是,这个被他吸引的邻居很得志,因为耿纪的邻居叫做荀彧,乃是曹操麾下的第一重臣。
所以杜畿得到了荀彧的推荐,并且第一时间就当上了司空司直,秩比两千石,这份殊荣可以说得上是相当的大了,杜畿为此虽然感激涕零却也没有乱了方寸。
安心的在曹操的司空府做了数年,得到了曹操信任和夸奖的杜畿直接升为护羌校尉,持节,领西平太守!
不但官升一级,更是有了带兵的权利,而且还有持节这个权利,可以说的上是位高权重了,但是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杜畿这个西平太守都还没走到自己应该在的西平,就被曹操给叫了回去。
将他的西平太守免了,然后直接给他换成了河东太守!
虽然都是太守之位,但是河东和京兆一样,地位特殊不同凡响,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情况更为复杂,便是已经在关中稳定了多年的钟繇,对于河东都有些束手束脚,曹操敢将这个位置放给一个新人,可以说得上是胆大了。
而杜畿也没有辜负曹操的希望,他到达河东的时候,那时候的河东架势尤其混乱,可以说的上是错综复杂。
河东郡本应该归属司隶校尉管辖,现在的司隶校尉就是曹操的亲信钟繇,对于杜畿来说,这个的确是自己人,然后河东又在并州,可是并州刺史现在是高干,非但是袁绍的人,而且还是袁绍的亲外甥!
而且河东还连接着关西,那时候关西势力是马腾所在的马家和韩遂两个人,当时正在袁曹争锋的关键时刻,两个人都恨不得和关西的马腾韩遂一起拜了把子,谁都不敢得罪他们!
在加上河东之前有一个太守名叫王邑,作为一名汉臣,是真正的汉臣那种,对曹氏是一点也不在乎,他的心中只有大汉,哪怕当初袁氏为了得到河东之地,任命郭援为河东太守,带着大军强攻河内,想要杀死王邑。
最后还是钟繇和张既出手了,将王邑给保了下来,将他河东太守的位置也保了下来,可是就算是这样,王邑对于曹氏和其麾下将领依旧还是没有任何的好感,不止一次当众辱骂过曹操。
最后曹操没办法了,干脆就借助天子的命令,将王邑给撤下来,换上自己人当河东太守,这也就是为什么杜畿这个西平太守都还没来得及赴任就被拽了回来,直接一脚给他踹到了河东的原因。
杜畿当河东太守也没有问题,本事杜畿的能力就是相当的不错,平衡各方势力,防备袁氏的突袭也算得上是轻车熟路,但是偏偏王邑还不想就这么离开河东,也不想卸下这个河东太守的位置,在他看来,河东太守就是大汉给他的,让他用来挽救大汉江山的地方。
最重要是,王邑非但是一个真正忠心汉室的人,而且他的能力也是十分的出众,虽然对于郭援他差点被杀了,打仗他也不太会,但是他为政十分的用心而且清廉,多年在河东之地当太守,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十分的高。
这就让钟繇和杜畿两个人十分的为难了,若是直接粗暴的动手,那么真要是将王邑给逼死了,杜畿这个河东太守也就不用干了,就算强行上任也没有用处,百姓反感,他不愿意也做不好!
可若是不管不顾,王邑也还挺年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