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8章 来自华夏的鉴定大师(2/5)
夫人的话如同定海神针,让现场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她在欧洲古董界的地位让她的话具有相当的分量。
获得许可后,陈阳向夫人致意表示感谢,然后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副崭新的白手套。他戴手套的动作极其专业,先是检查手套的完整性,然后轻轻吹气确保手套贴合,这一系列动作让在场的专业人士眼前一亮。
接着,他小心翼翼走到那件青花盘前面,手轻轻抚摸着元青花大盘的表面,他的动作专业而精准,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专业素养,立刻让在场懂行的人意识到这绝对不是普通收藏家的手法,更像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文物专家。
“首先,让我们看釉色。”陈阳将瓷器缓缓倾斜,调整角度让大厅的灯光从最佳角度照射在釉面上,釉面在灯光下泛出温润的光泽。
“各位请注意,元代青花的釉面,通常比明清时期的更为肥厚莹润,古人称之为'堆脂'之感。”
“这不是简单的厚度问题,而是釉料配方和烧制工艺的区别造成的。这件瓷器的釉面明显具备这一特征,你们可以看到那种特有的厚重感和内敛的光泽。”
大厅里开始有人小声议论,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几位年长的收藏家已经按捺不住好奇心,从座位上站起来,凑上前来仔细观察。甚至连刚才还在嘲笑的威廉姆斯也不自觉地向前探了探身子。
“第二,看纹饰。”陈阳将瓷器转动,让盘心的缠枝莲纹完全展现在众人面前,“元代青花的纹饰布局有一个显着特点:繁而不乱,密而有序。笔触流畅有力,这是后世工匠难以模仿的神韵。”
“请各位仔细观察这些莲瓣的画法——”他用手指在空中轻轻划过,不敢直接触碰瓷器表面,“元代工匠习惯用'一笔点划'技法,每一片莲瓣都是一气呵成,而且莲瓣尖端往往带有这样的小钩状收笔,这是元代工匠的个人风格体现,这种技法特征在明代以后就很少见了。”
整个拍卖厅瞬间安静下来,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阳身上,眼神中混杂着怀疑、惊愕和好奇,然后又不约而同地转向那件被重新审视的瓷器,仿佛要从那青花纹路中找到真相的蛛丝马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有几个人甚至不自觉地从座位上半站起来,想要更清楚地看到那件瓷器。
佐藤的脸色由涨红转为铁青,额角青筋突突直跳,嘴唇抖了几下才挤出声音:“这……这些都只是些微末枝节!谁都知道,古瓷的断代靠的不是几个所谓的细节就能定论!”
他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出这句话,目光死死盯在陈阳脸上,试图从对方眼中找到哪怕一丝的犹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