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我知道它出自哪里(4/5)
高浮雕纹饰
该尊颈的下部饰一周垂冠回首夔龙纹,上部饰蕉叶纹,肩部羊头两侧配饰夔龙,腹部以扉棱为中心装饰三组下卷角兽面纹,也称为饕餮纹,兽面两侧配饰倒置的夔龙;圈足则饰曲折角兽面纹,两侧亦有倒置的夔龙。
兽面纹均为分解式,与以往的展体式兽面纹不同,此种兽面各部分单独表现,突出眼、耳、口、角等部件,以增加神秘感。
分解式兽面纹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商代中期,兽面纹是商代传统信仰与观念的反映,人们把它当作能够沟通天地的神物来加以崇拜。兽面面目狰狞,给人以威严恐怖之感,也显示出一种狞厉之美。
“咦?”看来看去的陈阳,突然糊涂了,这玩意怎么能在这呢?
根据后世的记忆,这件三羊尊早年出土,1919年以前就流入鬼岛,被二代藏六(1854-1932)收藏,1959年至1988年间归于小鬼子着名古董商平野古陶轩,其后售于出光美术馆。
1960年曾参加大阪《古代中国青铜器名品展》,2013年在港城佳士得春季拍卖会拍卖,后为国人收藏。该尊先后着录于水野清一的《殷周青铜器と玉》、林巳奈夫的《殷周时代青铜器の研究—殷周青铜器综览》、平野龙治的《古陶轩撰华》、出光美术馆的《中国の工艺—出光美术馆藏品图录》等。
这TM不对呀!
陈阳又仔细看了一遍铸造工艺,这件三羊尊,除了精美的装饰艺术和蕴含的文化讯息以外,还有高超的铸造工艺技术。根据记载,该尊在制模翻范采用了新的工艺,也就是水平分范的技术。
按照以往的垂直分范,一件尊需要分成三块外范,各自占圆周的三分之一,高度从口沿一直延续到圈足。高度不大的器物分范不成问题,但是过高的器物,具有复杂轮廓线的器物,大块范无法从模上取得水平和垂直面上的完整纹饰,另外在阴干及烘范过程中也极易收缩乃至变形。
水平分范技术的发明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难题。这件三羊尊,水平方向分为颈部、肩部、腹部,以及圈足四个部分;垂直方向以扉棱为界分为六扇,总共24块外范。肩部的三个浮雕兽头,要确保铸造成功还需要在其内部放置泥芯,为了不使泥芯裸露影响美观,还需使用芯撑来固定泥芯和内外范之间的空间。
这样,铸造这件尊需要外范、内范、顶范、泥芯在内的总共29个范块,工艺难度之大不言而喻。更为难得的是,铸铜匠师们在使用如此多的范块的情况下,还能保证合范的精确度,以及隐去所有显着位置上的范线,使器物在视觉上浑然一体,靓丽美观。
我艹,铸造工艺也对,你开什么玩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