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芈八子(一)母以子贵(3/5)
此时,身在秦宫的芈八子,却想拥立自己的幼子嬴芾为秦王。这样的局势下,芈八子与惠文后魏氏,所支持的公子赢壮,形成对峙之势。右丞相樗里疾回到秦国后,支持芈八子的决定,使得局势更加复杂。
赵武灵王听到这个消息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采取乐毅的计策,以引发秦国的争位之乱。他深知此举的风险性,但也看到了其中的机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赵武灵王派遣了代郡的郡相赵固,让他承担起一项重要的使命。
赵固身负重任,他带着明确的任务,急忙将在燕国作人质的芈八子的长子嬴稷,护送回秦国。嬴稷是秦国宫廷中一位关键的人物,他的回归可能会在秦国引发一系列的权力争夺和政治动荡。
赵武灵王的这一决策,并非轻率之举。他对秦国的局势,有着深入的了解,明白嬴稷的归来可能会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乐毅的计策,或许是出于对秦国内部情况的准确判断,或者是基于对赵武灵王政治智慧的信任。
这一行动背后,隐藏着赵武灵王的政治意图。他或许希望通过嬴稷的回归,挑起秦国内部的争斗,从而为赵国争取更多的利益。或者他有着更深远的考虑,试图在秦国的权力更迭中,寻找有利于赵国的机会。
无论赵武灵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一决策都展示了他果断和果敢的一面。他愿意冒险并采取行动,以改变赵国在战国时期的局势。而嬴稷的归来,将成为秦国政治舞台上的一颗重要棋子,其后续的发展将充满变数和戏剧性。
可以说,赵武灵王所代表的的赵国,在秦国外部,给予了秦国很强的压力。使得秦国内部,不得不考虑拥立公子嬴稷为秦王。
同时,芈八子就坡下驴。此时已经三十八岁的她,联合异父弟弟魏冉和外甥向寿等人,暗中密谋。想要策反与甘茂争权的樗里疾,起兵叛乱,另外立嬴稷为王。甘茂看清局势,率领百官反叛。秦王嬴壮和他的同母弟弟嬴雍,带领着他们的拥戴者,逃出了咸阳。最后,在内外部势力的推动之下,公子嬴稷成为了新一任的秦王,是为秦昭襄王。
此时的秦昭王,已经19 岁了。但是,尚未行成年之冠礼,因礼制所限,无法亲自理政。此时,芈八子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开始执掌朝政,自封为“宣太后”,以此彰显其权威。与此同时,她还任命了自己同母异父的兄弟魏冉,为辅政大臣,辅助秦政。
关于宣太后母子的继位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一些人认为他们并非通过正当手段,继承王位,而是通过叛乱篡位得来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