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封建历史女权人

第56章 冯太后(四)盖棺定论(2/5)

目录

据说,孝文帝的诗赋文章皆是即兴创作,文思泉涌,落笔成章。即使在情况紧急时,他也能在马上口述章草,而待成稿之后,一字不改,展现出大家手笔的风度。这种文学造诣无疑是他长期勤奋学习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通过冯太后的精心培养和自身的努力,孝文帝具备了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识,为他日后推行改革和治理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时期,已经习惯乾纲独断的冯太后,往往还是独断专行。对于已经处理完的事情,也不向孝文帝禀报。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与她对孝文帝的严格管教,以及她拥有绝对权力有一定关系。

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孝文帝对祖母的心悦诚服和衷心钦佩。正因为如此,孝文帝后来掌权后,才会完全忠诚地继承了冯太后的改革事业。

冯太后的独断,可能源于她对权力的掌控欲望,以及她对孝文帝的期望和培养方式。她可能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是必要的,而不需要过多地考虑孝文帝的意见。然而,这种做法,也可能导致孝文帝在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度降低,可能会影响他的能力发展和领导经验的积累。

另一方面,孝文帝对祖母的心悦诚服和衷心钦佩,也是这种情况产生的重要因素。他可能认为祖母的经验和智慧远超自己,因此愿意听从她的决策,并不自觉地将其视为一种学习的机会。这种心态使得孝文帝在后来,能够忠实地继承冯太后的改革事业,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冯氏的改革事业,对于北魏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孝文帝继承并继续推进这些改革,显示了他对祖母理念的认同和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然而,这种权力结构,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决策过程中可能缺乏多元的意见和充分的讨论,以及孝文帝在祖母去世后,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考验。

总的来说,冯太后的独断和孝文帝的钦佩,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权力关系,这种关系既对北魏的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

继续阅读

冯太后权力再大,能力再强,她也控制不了作为一个常人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生老病死。公元490 年九月,平城的太和殿中,弥漫着沉重的气氛。北魏的实际掌权人冯太后,静静地离开了人世,享年四十九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谁说穿成三寸金莲就不能踹你? 修仙破苍穹 让你重生弥补遗憾,你却霸占校花 被夺运势后,她抢了个霸总老公! 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 丹师修仙,书生丈夫又菜又爱撩 相忘书 重生91年:开局掏空校花小金库 综武:长生万古,每天自动变强 传玄已死,热血难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