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争论,夺取阳平关!(1/5)
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承担着繁重农活和家务的老弱妇孺,日常只能依赖红薯、土豆以及一些粗糙的杂粮勉强果腹。这种近乎军事配给的模式,导致民间的生活质量极其低下,各种因营养缺乏引发的健康问题日益普遍,怨气也在无声地积累。
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根本之道在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这需要开垦大量的荒地,精耕细作,种植多样化的粮食作物,尤其是稻麦等主粮,并辅以豆类、蔬菜,甚至发展畜牧养殖以获取肉类和油脂。但这谈何容易?开荒需要壮劳力,精耕细作需要时间和经验,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让一部分士兵解甲归田!
这恰恰是当前的楚军绝对无法接受的悖论。要发展民生,就必须削弱军事力量;而要维持甚至壮大军事力量以对抗高要,就不得不持续压榨民生潜力,牺牲百姓的健康和长远福祉。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楚军如同被绑在了一辆高速冲向悬崖的战车上,明知前方危险,却因强敌在侧而无法停下。
范增沉重地叹了口气,心中了然:易小川所描绘的阳平关蓝图固然美好,但楚军此刻的根基实在太脆弱了。现有的困境——兵源结构畸形、民生凋敝、粮食结构隐患重重、资源分配严重失衡——犹如一道道深不见底的裂痕,遍布在楚军立足的大地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