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贾琮之苦(1/5)
那两座大石狮子与御赐的“敕造宁国府”匾额,朱漆兽衔双环大门、东西角门,依旧一如既往向外人宣示此间主饶煊赫。
不过满城皆知宁国府名存实亡了,宁国府家下的庄屯食邑,充了国库,大宗一脉断子绝孙,族长贾蔷有名无实,所拥有的经济大权几可忽略不计。
会芳园的秋菊又开了,潺潺活水流动成溪,滴水穿石,流过的假山石块,棱角磨平得光滑圆润。登仙阁、香楼、逗蜂轩……荼靡、葡萄、山茶、杜鹃、牡丹、芍药、海棠……名贵花种应有尽有,开放的,未开放的,此景仍在,斯人已去。
据明代《群芳谱》等记载,古时养花、种花、品花蔚然成风,可谓席卷大江南北,华夏牡丹,以曹州(山东菏泽)最为出名,以养花变成百万富翁的人,不在少数。
燕京也是如此,以右安门草桥万花品种、丰台芍药享誉京师,西直门外也有花匠铺。所以,“桂花夏家”的夏金桂一家,因为桂花暴富,不足为奇。
古代已经知道使用温室、火窖、冰窖,能够培养出不合时令的瓜果、蔬菜、花种。不过,仅限于富户,贫人一般没条件。另外花瓶、品花、插花都是颇多讲究,大明文人对此有精彩记录,这些情况,在贾府也是悉数可见的。
中国的瓜果蔬菜、植物,外国传进来的不少,包括玉米、番薯、葡萄、麦、棉花、烟草等,玉米、番薯、烟草在明代早已传入,史料记载:崇祯时期,三尺孩童,莫不吃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