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樊川居士——杜牧(3/5)
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三年,把黄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也是唐代继韩愈之后的又一尊孔大家。黄州有孔子山、孔子河,是春秋末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过往之地,有“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等圣迹,山旁建有孔子庙。由于年久失修,濒临倾倒,杜牧为了宣扬孔子思想和施展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在孔子山扩建孔庙,拜谒孔子圣像,亲自改孔庙名为“文宣庙”,并在庙中设置学堂,教化士民。他虽身居吏职,仍在学堂讲学不辍。讲学之时,其弟子自远方至数百人,在《黄州刺史谢上表》中说:“独能不徇时俗,自行教化,唯德是务,爱人如子,废鞭笞责削之,用忠恕抚字之道”,“使一州之人,知上有圣仁二天子,所遣刺史,不为虚受,熏其和风,感其欢心,庶为瑞为祥,为歌为咏,以裨盛业,流乎无穷”。后杜牧任池州、睦州刺史,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
杜牧迁池州刺史,这年四十二岁,池州治所秋浦县。武宗下诏禁毁佛教,杜牧对于这一措施是很赞同的,后来他在宣宗大中年间作《杭州新造南亭子记》,详细叙述武宗禁毁佛教事。得宰柏周墀的帮助,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因为京官俸禄低,而难以养家请求外放杭州刺史,但是没有批准。
被升为吏部员外郎,但是杜牧仍然多次请求外放湖州刺史,连上三启,终于应允了他的要求。但是也有人认为,杜牧请求外放并不仅仅是经济原因,而是不满意朝政,认为自己无法在朝中有所作为。杜牧到任湖州刺史,他在湖州凭吊前贤,结识诗友,作了不少诗。一年后,他又被内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到长安第二年,迁中书舍人。这段时期,杜牧重新整修了祖上的樊川别墅,并且闲暇之时经常在这里以文会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