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三十一章 策划甘露——李训(2/5)

目录

唐文宗继位,大赦天下,李训遇赦北归,后因母亲去世,留居东都洛阳。当时,郑注得到大宦官王守澄的宠遇,李训叹息道:“当权者尽皆龌龊,我听说郑注重视士人,又有宦官相助,可以共事。”他便前去求见郑注,二人相处甚欢。东都留守李逢吉将价值数百万的金帛珠宝交付李训,让他去长安贿赂郑注,希望能帮助自己再次成为宰相。郑注大喜,将李训引荐给王守澄,王守澄便以郑注善于炼药、李训善讲《周易》为由,将他们引荐给唐文宗。当时,李训正在服丧,便改换民服,号称王山人,与郑注进入禁中。

李训除服,补任四门助教,获赐绯衣、鱼袋。唐文宗又改任李训为国子监周易博士、翰林院侍讲学士。给事中郑肃、韩佽等人极力劝谏,认为李训是天下皆知的奸佞之徒,不宜留在皇帝左右,唐文宗不听。当时,宦官飞扬跋扈,弑杀唐宪宗的凶徒仍未受到惩治,唐文宗虽表面对宦官示以恩宠,内心却已不堪忍受,想要诛除宦官,但深居内宫,难以对将相明言。此前曾与侍讲宋申锡谋划,因谋划未妥,差点遭到反噬,使得宦官更加横行。

李训得宠后,揣知文宗心意,便在文宗面前指斥宦官擅政,唐文宗见李训才辩纵横,认为可以与他共谋大事。李训、郑注都是王守澄所引荐的,不会引起宦官的怀疑,唐文宗于是以实情相告,李训、郑注慨然应诺。他们为唐文宗筹划太平之策,认为应首先诛除宦官,其次收复河湟失地,再清除河北藩镇。李训、郑注在宫内朝夕计议,密图大计,唐文宗担心引起宦官的猜疑,故意将六条《易经》义理诏示百官,表示自己只是以师友对待李训,以此掩人耳目。而郑注则大肆招权纳贿,时人只知李训二人倚仗宦官的权势擅作威福,却没有察觉二人与文宗的密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长生不死,从洞天福地开始 你跟我讲这是超展开?! 诸天:附魔从笑傲开始 山海无天 让我勾引太子,我入宫你哭什么? 外室独宠?退婚另嫁世子爷请自重 遇见向阳的你 搅乱韩娱 行商坐医 从零开始建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