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蒙冤赐死——刘晏(2/5)
唐代宗李豫任命通州刺史刘晏为户部侍郎兼京兆尹,担任度支使、转运使、盐铁使、铸钱使等职。京兆尹郑叔清、李齐物因残暴贪婪被罢免,代宗下诏命令刘晏兼任京兆尹。代宗任命户部侍郎刘晏兼任河南道水陆转运都使,刘晏将户部侍郎和京兆尹分别让给颜真卿和严武,被改封国子监祭酒,后又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职仍旧。因与程元振关系好,被免职任太子宾客,不久升任御史大夫,任东都、河南、江淮转运、租庸、盐铁、常平使。
当时大战之后,京城米价每斗一千钱,皇宫厨房没有一个季度的积蓄,靠京城郊区和附近的郡县农民磨制谷穗来供应。刘晏就亲自巡视,从淮河、泗河乘船,抵达汴河,进入黄河。向西经过砥柱、硖石,观察三门渠道渡口的遗址;到达河阴、巩县、洛阳,看到宇文恺修建的梁公堰,分流黄河水入通济渠,观察李杰修建的新堤,知道了它们所有的弊病和好处。
刘晏担心漕运受制于人,就发函给宰相元载,元载由于忙于朝中专权,收到信函后,就将漕运事务全部交给刘晏,因此刘晏能完全发挥才干。货物一到,代宗很高兴,派卫士奏乐在东渭桥迎接,又派使者慰劳说“你真是我的萧何啊!”总计每年运粮四十万斛,从此关中即使遭遇旱涝灾害,物价也不上涨了。
唐代宗任命户部尚书刘晏为都畿道、河南道、淮南道、江南道、湖南道、荆南道、山南东道转运使、常平使、铸钱使、盐铁使等,侍郎第五琦为京畿道、关内道、河东道、剑南道、山南西道转运使等职务,分别管理国家的财政赋税,又掌管吏部官吏选拔、授职、考查,审查处理优劣分明,下属因此都敬重刘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