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为相清俭——杨绾(1/5)
杨绾,字公权,华州华阴人,唐朝中期名相,户部侍郎杨温玉之孙、醴泉令杨侃之子。出身弘农杨氏原武房,早年以聪慧闻名,唐玄宗时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参与玄宗亲自主持的考试,名列第一,升为右拾遗。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杨绾前往唐肃宗所在的灵武,随后历任起居舍人、职方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代宗李豫铲除元载一党之后,杨绾出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众人闻知其拜相后,都相互祝贺。杨绾为相不久,便因中风离职休养,代宗多次遣使探望,病逝时年六十,获赠司徒,谥号文简。
杨绾,出身弘农杨氏原武房,幼年时便以聪慧闻名,等到长大后,好学不倦,博通经史,九流七略,一览无遗,尤其擅长文辞,词藻结构清新韵足。崇尚玄理,沉静寡欲,经常独处一室,左右摆满经书,凝视满席书籍,非常宁静,内心明晰而运用隐晦,不求声名,每次写文章,羞愧于自白,不是知己的人不可看见。早年孤苦贫寒,以孝敬母亲而闻名,有时缺乏美味食物,脸上即显出忧虑,亲友劝说他去谋求俸禄,杨绾于是考取进士,被调补为太子正字。
唐玄宗御驾勤政楼,考取博通坟典、洞晓玄经、辞藻宏丽、军谋出众等科的举人,命有关部门提供食物,直至黄昏时才结束考试。除考取辞藻宏丽科的人之外,其余各科另外加考诗赋各一首,制举考核诗赋,自此开始。此次登科的有三人,杨绾名列第一,被越级擢升为右拾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