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诗仙——李白(1/5)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唐玄宗为自己四十岁生日举行盛大的庆贺活动,并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诏令天下诸州宴乐,休假三日,以宇文融管理全国财赋,强制税法,广为聚敛,供朝廷奢侈之用。玄宗多任宦官,尤宠高力士,时四方表奏,皆先为高力士所决,玄宗驾幸洛阳。玄宗出巡,诏令巡幸所至,地方官员可将本地区贤才直接向朝廷推荐,归还洛阳。
李白为玄宗献上着作《明堂赋》,赋云:“穹崇明堂,倚天开兮。”又云:“四门启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俨若皇居而作固,穷千祀兮悠哉!”按赋中有“臣白美颂”等字样,疑太白曾以此赋在东都洛阳进献玄宗,此赋盛赞明堂之宏大壮丽,写尽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李白《明堂赋》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谋求官位,其写作时间为拆毁明堂之前,他赋明堂一是为了谋仕的需要,二是“以大道匡君”的需要。由于家庭的缘故,李白不能应常举和制举以入仕途,只能走献赋之路,这是真献赋谋仕的原因。
玄宗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