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唐中宗——李显(1/5)
李显,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人,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后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在通天宫复位。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击败后突厥,使得唐朝再次开始长期控制漠南,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定陵。
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他的两位皇兄李弘与李贤,一死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出生,高宗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在李重润满月时,改年号为永淳,并且还破天荒地将这位襁褓中的孙子立为皇太孙。
唐高宗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改年号为嗣圣。李显庸弱无能,即皇帝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李显重用韦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裴炎立马表示不可。李显大怒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被贬出长安。事后,中宗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也就是睿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