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屡次进谏——姚璹[shu](2/5)
姚璹升任文昌左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左史、右史虽然要在仪仗下承受圣旨,但谋议却在史官、谏官退朝后密奏,均不参与谋议。姚璹认为帝王的决策训导,不可没有人记述,如不叫宰相得知,史官也无法记事。于是,上表请求史官、谏官退朝后所商讨的军国大事,应有一名宰相专门记录,叫做《时政记》,每月封装送往史馆,宰相撰写《时政记》就是由姚璹开始的。因犯错被转任司宾少卿,不再参与政事。
姚璹升任纳言,有关部门认为姚璹堂弟犯法,因而姚璹不适合再做侍臣。姚璹上奏说:“过去王敦起兵反叛,王导仍任枢机要职;嵇康在晋朝被杀,嵇绍还是忠于晋朝王室。就是在前代,也不会被怀疑;今日侍奉圣朝,哪里会这样?如果一定要说这与体例相违背,臣甘愿屏退。”武后回答说:“让你做纳言是我的旨意,你还说这些干什么。只要忠心办事,不要听那些虚浮不实的话。”武三思率领各少数民族的酋长,请求铸铜柱为天枢,立于端门之外,铭记功德,贬低唐朝称赞武周,以姚璹为督作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