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契丹首领——孙万荣(1/5)
孙万荣,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军事统帅。曾祖孙敖曹,在隋朝时是契丹一个部落的首领,仕隋为金紫光禄大夫,孙敖曹附唐,为此唐高祖李渊将其部落安置在营州城傍边,并授孙敖曹为云麾将军,行辽州总管。
松漠都督、契丹族酋长窟哥死,继任松漠都督的阿卜固率契丹诸部与奚族连兵反叛。唐高宗遣突厥降将阿史德枢宾为沙砖道行军总管,讨伐契丹,不久,契丹兵败,阿卜固被擒送洛阳。孙万荣担任部落首领后,主动与唐朝仍然保持良好的关系。武则天累授孙万荣为右玉钤卫将军、归诚州刺史,封永乐县公,从此,契丹与唐又恢复了藩属关系,保持着正常的朝贡往来。
契丹发生饥荒,广大百姓生活无着,穷困潦倒,刚愎自用的营州都督赵文翙不但不予赈给,反而视契丹首领如奴仆,此后还多次侵侮其管辖的契丹部属。赵文翙的行为激起了契丹人的强烈不满,孙万荣早年曾以侍子入朝做人质,深知唐朝虚实,便抓住唐朝内忧外患之机,与其妹婿松漠都督李尽忠共商大计,决定乘机举兵反唐。李尽忠率部举兵反唐,攻陷营州,俘虏数百人,斩杀赵文翙,从而揭开了东北各蛮族对中原王朝长达二百多年的战乱,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孙万荣被任命为主帅。随后孙万荣率军东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消息传至洛阳,武则天大怒,为安定边疆,武则天诏命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28将,率兵征讨,企图一举消灭契丹,武则天又增派春官尚书、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纳言姚踌为副使,屯兵胜州,作为第二道防线,以备策应,同时下诏改李尽忠为李尽灭,孙万荣为孙万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