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防备突厥——郭衍(2/5)
北周静帝宇文阐年幼,由丞相杨坚执掌朝政,相州总管尉迟迥因不满杨坚掌权,于是起兵反叛。郭衍奉命跟随韦孝宽前往讨伐叛军,他们先在武陟击败叛军,接着乘胜进逼相州治所邺城,在邺城南面与叛军交战,大败叛军并攻克邺城,尉迟迥自杀。此前,尉迟迥派侄子尉迟勤担任青州总管,率领青州、齐州的部队来帮助尉迟迥,尉迟迥兵败死后,尉迟勤与尉迟迥的儿子尉迟惇、尉迟佑等人想东奔青州。郭衍率领一千精锐骑兵乘胜追击,打败他们,在阵前活捉尉迟佑,尉迟勤、尉迟惇于是逃跑。郭衍到济州,占据其城,而后在济北歼灭叛军残余势力,彻底平定叛乱,并将叛首抓送京师,因功越级升任上柱国,封武山郡公,受赏赐布帛七千段。当时郭衍暗中劝杨坚铲除北周诸王,早点让北周禅让,因此深得杨坚亲近。
杨坚受禅登基,建立隋朝政权,是为隋文帝,郭衍恢复本姓郭氏。突厥数次进犯隋朝边境,隋文帝任命郭衍担任行军总管,率军驻扎在平凉以防备突厥,几年之中,突厥人都不敢前来进犯。隋文帝下令开凿广通渠,调郭衍担任开漕渠大监,与宇文恺率领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北,东到潼关,漕运总长四百多里,广通渠使关东粮食得以西运,缓解关中粮荒,因而当时的人们把它称作“富人渠”。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