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建筑学家——宇文恺(1/5)
宇文恺,字安乐,代郡武川人,鲜卑族,隋朝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的专家,北周大司徒宇文贵之子。出身武将世家,生于长安城,自幼博览群书,熟悉历代典章制度,精练多种工艺技能,勤奋好学,擅长工艺,精善建筑。初为千牛,迁莱州刺史、仪同三司,拜检校将作大匠。规划设计隋朝多个着名工程,例如都城大兴城、新都洛阳城、仁寿宫、隋文帝皇陵、观风殿和广通渠,这些他都参与了设计,官至工部尚书,封安平郡公,进位金紫光禄大夫。
名扬中外的唐代京师长安,以及东都洛阳,实际上都是在隋代建造的,创建这两座历史名城的第一功臣都是杰出的建筑学家——宇文恺。
宇文恺,二岁时就被赠爵双泉县伯,六岁时袭祖爵安平郡公,但身在将门的宇文恺却不好弓马,而喜好读书。北周末,宇文恺累迁右侍上士、御正中大夫、仪同三司。杨坚任北周宰相后,宇文恺又被任命为上开府、匠师中大夫,据《唐六典》卷二三“将作都水监”记载:“后周有匠师中大夫一人,掌城郭、宫室之制及诸器物度量。”又据考证,北周设有“匠师中大夫,一人,正五命”。因此可以推知,当时年轻的宇文恺已经在建筑科学和工程管理方面崭露锋芒。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