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事件余波(3/5)
“因为淳于琼,是我父亲提拔的故吏……”袁绍缓缓说道,“他出事情,我父亲本来也难辞其咎。只是家父已去世,所以才没有追究而已。”
袁逢若还在,那问题也挺大。当初袁逢因故免职,阳球隔月就动手杀了王甫,差点没了曹节。私下很多人,都说为了报答袁逢的知遇之恩。
毕竟,当初推荐阳球当司隶校尉的,就是袁逢。以至于后续袁逢想要复起,也只能当到执金吾,再也没有能重新成为三公,于是在任上郁郁而终。
有这个先例之后,淳于琼的问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袁阀。尤其内部消息,不少人应该知道,刘韬在之前的袁府文会上,和袁阀闹得很不愉快。
也就是说,不少的舆论和矛头,都指向袁阀,认为这次行刺,是袁阀设计的结果。
“是与不是,自有公论,这个时期,你我太亲近也不像样……”刘韬感慨,“告辞!”
原谅如何,不原谅又如何?立场上,袁阀根本不可能成为他的助力。或者说,这个时候交好袁阀,更像是自己向袁阀的服软。
这样不仅让别人,更加以为幕后黑手是袁阀,也会认为自己没种,那么容易就服软了。
换言之,这个刺杀,不仅是阴谋,还是阳谋。就如同某漫画,阴阳遁合一,产生森罗万象之力,结果就是他这次,算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