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7、冷不丁的三句半(2/5)
耿海燕始终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而大唐网不停抽走她的资金,从某种意义上看来更像是在帮助她学会控制自己,在实际已经拥有一家几千万级别的连锁企业以后,始终没有太宽裕的资金流,这让耿海燕在这个阶段获得了最难得的冷静,她不停的在学着像石涧仁那样分析、考察市场,花了快两年的时间才选中这个很不起眼的项目,然后就好像赌桌上的赌徒,一把就把自己所有的筹码推进去了。
这是石涧仁都不具备的赌性。
第二天王驊有点开玩笑的拿出一纸清单:“我们现在价格可不便宜,哪怕有仁总在,就算是嫂子,我也最多只能打个八折……”
耿海燕完全没有被那句嫂子迷惑,拿起来认真的查看以后几乎是立刻拍板:“八折就八折,我要背景板上最大产品广告标,外加每期节目里面不少于五次提到仁人小食品,主持人台前广告位,这三项总价位……折后全年我大约是要付出八百五十万的广告费,我现在就能签合同并付款50%,后面的逐月交付,在合同结束前三个月全部付完,怎么样,这家企业本来也是阿仁的,仁人就是他的为人,能分期付款吧?”
总投资大概在三千多万的栏目,除了其中三分之一是江州电视台以频道费用、各种技术入股以外,其他基本上就是任佳琳的大手笔投入了,两千多万的栏目起步投入费用在国内现在也是鲜有对手,王驊目前一门心思的在开发各种收入回报,电视台播放广告、节目中植入广告、产品推介等等各种手法用得绞尽脑汁,力求要在这样一个火起来的节目中赚个钵满盆满,有了一个可以赚钱的载体,这才是那么多悄无声息就消失的娱乐节目最羡慕的地方。
可就算总投资仅仅一个季度左右基本看见回本,后面几乎要净赚大半年的时候,王驊也从没接到过这样集中在一起的大单啊!
譬如说石涧仁现在上节目需要戴着的那块表,每期都有特写,还有字幕跟片尾赞助商标志,一个季度收费也不过是二十万,不少零零碎碎的品牌都是一个季度一个季度的签约,因为这年月虎头蛇尾的节目太多了,很多客户是习惯性谨慎观望的。
也就耿海燕这种,毫不犹豫的抓了三项大标还要求签全年,王驊都换了副嘴脸:“耿总!你确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