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有人怕了(2/5)
陈鸿宇道:“多半就是如此了。”
柳乘风绕到墓碑那儿去,便看到墓碑上写着‘亡妹江氏之墓’几个简单的字样,一般来说。女人在这个时代只是附属品,所以在墓铭上,女子都是没有姓名的,而这江氏又是个寡妇,寡妇分为两种,一种是死了丈夫的,这种人死后多与丈夫葬在一起。墓铭上多是会从夫姓,如赵钱氏、邓吴氏之类。
而这江氏显然是被人休掉的寡妇,这样的寡妇是极为罕见。也是羞于口齿的,墓碑上只是寥寥几字倒也正常。
柳乘风却是愣愣的看着这墓碑上的字,竟是生出了奇怪的感觉。柳乘风对行书之道也颇有研究,墓志上的字按理说确实是极好,苍劲有力,很有几分行书大师的意味,柳乘风丝毫不怀疑,写字的人定是京师里难得的行书大家,也只有最优秀的书法家,才能写出这般龙飞凤舞的字来。
那么写字的人是谁呢?
这大明朝有个规矩,那便是无论遇到的是红白喜事,一般题字的人都绝不可能是自己的家人。寻常的百姓,会寻些坐馆的先生亦或是本地的秀才来题字。若是富贵官宦人家,也多有同僚、亲朋、或者是地位较高的老师、上司来题。这是一种礼仪,因此官做的越高,给别人题字的机会就越高。留下墨宝的机会也就越多。
可是寡妇就不一样,此前说过,寡妇是羞于向人说道的,连下葬的时候都要偷偷摸摸,都要寻个荒郊野岭,怎么可能还寻别人写墓志?那么一般这种事。都是由自己的家人来代劳。
而江家能写出这么好的字的人,除了江炳还能有谁,也就是说,这个字是江炳写的。
这才是柳乘风最为疑惑的地方,因为这个字虽然写的好,若是细心才会发现,这几个字有问题,一般情况下,行书的人多半会知道,写字也是会受心情影响的,当人烦躁时,字体也会变得烦躁,当人心虚开朗时,行书也会随之有些轻浮,所以凡是行书作画之人,很讲究心境,所谓静心养气便是如此,这几乎是每一个行书大家首先要学的一门功夫。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