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 军品与民品经费之争(4/5)
但是他有理由相信自己父亲做的是正确的。
要不然,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都不可能啥事儿都没有,还帮着他疯狂投资各个民营单位。
“其实我们也能理解,基地现在资金链已经很危险了。不过,在民品领域的投资……”
“你们要说的就是这事儿吧?齐叔,这些事儿,是基地管理委员会考虑的。”谢凯态度再次发生了变化。
一副不管我事情的样子。
他理解这些人的想法。
不代表他必须支持他们的想法。
该说的,他都说了。
目前在军事科研领域中再加大投入,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运-15跟预警机,进度都受到了影响。空军那边一直都希望加快进度……”白彦军负责的空军装备方向。
直接用实例来告诉谢凯目前的问题。
被削减预算,已经让项目进度受到了影响。
“白叔,你觉得不削减预算,即使按照进度来,空军能全额给付研发成本跟生产成本吗?或者咱们换个说法,空军需要多少架,生产多少架能收回技术研发投资?后续还要不要继续提升性能?”谢凯一脸平静地问白彦军。
白彦军为之语塞。
空军哪里装备得起几架?
最多也就装备一架,用于作战试验跟培训技术操作人员。
在空军主力作战装备依然还是歼-7、歼-8,甚至这两款战机数量都不多的情况下,苏-27的引进有消耗了大量经费,哪里支撑得起更高的投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