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釜山及时雨姜东元(2/5)
不过,看完了前两份报纸后他却更失望了,因为《东亚日报》和《中央日报》立场没有丝毫动摇,而且这次他们还针对双方昨天的言论在文娱版对掐了起来!
《中央日报》是利用昨天的显得不赖票房数据和各大电影网站的高评分在那里鼓吹什么纯粹的青春。认为电影已经成功了,因为作为一部青春片它已经获得了还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们的拥护,这就足够了。
对应的,《东亚日报》则直言不讳的点出了一个要点,那就是在韩国。由于高考的严谨性,大学生数量实在有限,而有限的观众数量是不足以对电影成绩产生直观的改善的。同时,这份报纸还指出来,说是学生的评分大多具有冲动性,是出于逆反心理给的高分写的评论,是不够理性和公平的。总之,无论是票房成绩也好,还是电影网站的评分也好,如果数量不能达到国民认可的一条线以上。那么一切的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而这条线是多少呢?《东亚日报》直接给了出来,250万!过了这条线这部电影就是龙,没过,它就是虫!
说句实话,一般而言,这种对掐对电影本身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宣传策略,因为会吸引注意力嘛。但是,考虑到对掐的双方齐刷刷的把自己的电影放置在‘大学生所看的电影’这个位置上,而且争论的焦点也是占社会极少份额的学生群体能否有资格其决定一部电影的格调……呃,总之。金钟铭看完两份报纸后就郁闷的想骂娘,你说那群白领看完这样的报纸后怎么可能有心思去影院?
所谓怕什么来什么就是这意思了。
略显无奈的放下了这两份报纸,金钟铭不抱希望的打开了《朝鲜日报》,他记得这家报纸可是要号称连发三份影评的。也不知道评分给了3星半后还能给个什么好说法,那个姜东元又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说句丧气的话,他跟那位不熟,也就是指望着对方看在崔东勋导演的香火情上不说坏话罢了。
不过,刚一翻到第六版的文娱版块,金钟铭就愣住了。因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个影评文章最后的星级评分标志,只是这次竟然变成了4星!再仔细看看,果然是《那些年》,不是什么新电影。于是,金钟铭赶紧往上看过去,赫然发现这版的头条上印着一句让他惊喜不已的加粗标题——姜东元:三十岁的人,请你过来,这部电影里面有你丢失的青春。
金钟铭紧张的合上了报纸,然后赶紧低头两口咽了个包子,这才回头看向了这个《朝鲜日报》的第二篇影评。
影评的内容其实很简单,说是记者在电影放映结束后在座位上发现了一个拿衣服捂着脸很长时间都没起身的观众。刚开始,他还以为这是一个看电影看到睡着了的人,但是后来才发现这位竟然是一个看电影看的动了情以至于失态的观众,而此人正是姜东元。对方表示,他之所以捂住面部其实是作为一个艺人不想让其他人注意到他的失态而已,只是没想到等在旁边的这位《朝鲜日报》记者非常有耐心,所以最后才不得不主动放下衣服接受了采访。
毫无疑问,这第二篇影评是和昨天的影评类似,都是围绕着这个叫韩文洙的特派记者对一个著名演员的采访展开的,只是这次被采访的人从张东健变成了姜东元而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