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见到孩子们(3/5)
孟子义挺开心的,和周晓两人坐在后头,抓着他的手,跟着车里的音乐脑袋一晃一晃地,放的全是男友的歌。
&n信号了诶。”
开了俩小时,车子停在一座小桥边上,三人下来透透气。
林山看着手机说到。
“正常啦,咱们一路进来都没看见几个村子,山又高,肯定没信号。”
“为什么他们要住在山区里头呢!”孟子义不是很了解。
周晓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这儿没人,根本不用担心。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能搬出来,谁也不愿意住在山旮旯里受穷,那些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头打工,但是没啥文化,工资都不高,家里还有老人...”周晓看着远山:“所以说才要用功读书啊,至少有机会改变命运。”
话题有些沉重,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午十一点,车子开进了村头,就停了下来,已经进不去了。
穿着棉袄的支书带了俩人站在村口迎接,用着不太标准的便宜话欢迎三人的到来。
从交谈中周晓了解到,整个自然村现在就二十来户人住,村里头只有一条一米多宽的石子路,房子都建在半山腰上,从外墙就能看出有不少年头。
“孩子们呢?”
几个人一起到了村委会之后,周晓将手里的东西放下。
“在田里忙呢,我让人喊去了,你们稍微等等。”对于城里来的客人,老支书很是热情,送上了热茶:“喝点水,暖暖身子。”
“谢谢。”周晓接了过来,也不嫌弃,喝了一口:“咱村里看起来不富裕啊。”
“啥子办法呢!”支书拿出包烟,看他们都不抽之后,自己点了一支:“咱奋发村里四处都是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只能从地里刨点食吃。”
“没什么特产吗?”林山问道。
“有啊。”支书指着外头不远处的山上:“那儿都是李子树,还不少呢,但是李子这东西,全国都有,到处都能种,加上我们这儿太远了,外地过来的商人都狠狠地压价,一斤就三毛多钱,种着不划算呢。”
“不会吧。”孟子义吃惊:“我记得超市里头至少45块啊。”
“你那不一样,中间还有运输,损耗,利润呢。”支书巴巴地抽着烟。
“村里种的是几月李来着?”周晓问道。
“五月,脆李,酸酸甜甜可好吃了,孩子们都会趁着周末不上课,没人背个十几近到镇上去卖,换点钱买点肉回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