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每一条路都是血路(2/5)
云峥很想从尼采的思想中间采撷到可以帮助五沟的东西。那个狂人曾经说过——“这部著作给人类以空前伟大的赠礼,这本书的声音将响彻千古。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高迈的书,是山顶雄风最真实的书——整个现象以及人类都远在它下面——而且也是最深邃的书。它从最丰富的真理中产生。是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行。”
万法归一这种说法云峥是同意的,不管是西方哲学,还是古老的佛教学说亦或是儒家晦涩难懂的理论,一旦到了极致之后,都会衍生出同样的东西来。
云峥不知道参禅的过程是什么。但是他知道一些参禅领悟之后的果实,他准备写下来拿给五沟看。可是又怕他看的走火入魔,那就彻底完蛋了。
尼采的,叔本华的理论当初在大学的为了泡妞,很是认真的读过一些的……尼采的东西过于激进。但是叔本华的理论就相对平缓的多。
叔本华主张唯一的实在就是生存意志,即盲无目的的努力生存。按照叔本华的观点,生命是意志的通达。由于人的**是无限的、永不满足的,所以生命中充满的是痛苦。快乐只是痛苦的短暂消失。对于叔本华来说,逃脱痛苦的唯一方式是否定所有的**,达到一种对生命完全漠然的状态,这种状态类似于佛教的涅磐。痛苦的短暂消失可以通过对他人的同情和对艺术作品的沉思来获得。
云峥在书房里满意的搁下手里的笔,重新看了一遍自己写下来的叔本华的理论原理论述,拿指头弹弹手里厚厚的一叠纸非常的得意。好东西从来就不分什么西方和东方,也不会分什么前世后世,了不起有点超前。但是问题不大,反正西方的那些猴子现在依旧在茹毛饮血。想要文艺复兴还要三四百年呢。
叔本华认为充足理由律的四种不同表现形式分别是:因果律,逻辑推论,数学证明,行为动机。云峥并不打算完全的论述清楚,一则自己没那个本事。第二,他认为只单纯的论述和佛家教条最相近的因果律就足够了。
在汪洋大海里能够撷取一朵浪花就足够一个人光耀千古的了。没必要在那个海洋里遨游。会淹死的,如果你真的看见有人那么干,那个人如果不是玉皇大帝,就一定是上帝。
这些天自己躲在书房里绞尽脑汁的研究叔本华,慢待了自己的闺女,一出门就看见落落小姑娘幽怨的看着自己,最后伸出胳膊要爹爹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